[发明专利]防尘密封型交流永磁同步电主轴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3944.8 | 申请日: | 201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0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强;张博;崔战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合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3B1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杨世兴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 密封 交流 永磁 同步 主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主轴,特别涉及一种防尘密封型交流永磁同步电主轴。
背景技术
在电主轴的设计中,我们要考虑电主轴的密封问题,密封不合理,粉尘等赃物进入电主轴内部,电主轴的内部环境被污染后将会导致很多问题,特别是对轴承的损坏非常大,少量可能会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会产生噪音并且电主轴的工作精度降低;倘若大量的粉尘进入,可能会使轴承润滑失效,轴承烧坏,电主轴彻底不能继续工作。目前的做法是在电主轴前端采用“O”型圈进行密封,该密封属于一种接触式密封,而电主轴前端的密封属于动密封,所以在高转速的情况下,“O”型圈的磨损非常快,在接触点之间随着转动摩擦的延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当温度达到一定的值后,“O”型圈可能被烧坏,从而使得密封失效,如果选用耐高温,耐磨的“O”型圈,代价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尘密封型交流永磁同步电主轴。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密封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尘密封型交流永磁同步电主轴,包括外壳、永磁转子组件、定子组件、旋转轴、前压盖和后压盖,所述外壳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所述前压盖位于前轴承座的外端,所述后压盖位于后轴承座的外端,所述旋转轴设置在外壳内,且所述旋转轴分别通过设置在前轴承座上的前轴承和后轴承座上的后轴承定位,所述永磁转子组件设置在外壳内壁,所述定子组件安装在旋转轴上,且所述永磁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旋转轴的前端从前压盖伸出,所述旋转轴的后端设置有编码器,所述前轴承座与前压盖之间设置有对前轴承的轴向移动进行限制的锁紧螺母且所述锁紧螺母与前压盖间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上且绕所述锁紧螺母一周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每个凹槽内均设置有金属密封环一和金属密封环二,且所述金属密封环一位于金属密封环二的右侧,所述金属密封环一和金属密封环二均采用热膨胀系数大的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金属密封环二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金属密封环一的热膨胀系数。
上述的防尘密封型交流永磁同步电主轴,所述环形凹槽的数量为四个。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可用于高速,高精密的电主轴密封,粉尘无法进入电主轴内部,从而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稳定性和有效性强、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锁紧螺母的凹槽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旋转轴; 2-前压盖; 3-锁紧螺母;
4-前轴承; 5-前轴承座; 6-永磁转子组件;
7-外壳; 8-定子组件; 9-后轴承;
10-后轴承座; 11-后压盖; 12-编码器;
13-金属密封环一;14-金属密封环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防尘密封型交流永磁同步电主轴,包括外壳7、永磁转子组件6、定子组件8、旋转轴1、前压盖2和后压盖11,所述外壳7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前轴承座5和后轴承座10,所述前压盖2位于前轴承座5的外端,所述后压盖11位于后轴承座10的外端,所述旋转轴1设置在外壳7内,且所述旋转轴1分别通过设置在前轴承座5上的前轴承4和后轴承座10上的后轴承9定位,所述永磁转子组件6设置在外壳7内壁,所述定子组件8安装在旋转轴1上,且所述永磁转子组件6和定子组件8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旋转轴1的前端从前压盖2伸出,所述旋转轴1的后端设置有编码器12,所述前轴承座5与前压盖2之间设置有对前轴承4的轴向移动进行限制的锁紧螺母3且所述锁紧螺母3与前压盖2间有间隙,所述锁紧螺母3上且绕所述锁紧螺母3一周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每个凹槽内均设置有金属密封环一13和金属密封环二14(如图2所示),且所述金属密封环一13位于金属密封环二14的右侧,所述金属密封环一13和金属密封环二14均采用热膨胀系数大的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金属密封环二14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金属密封环一13的热膨胀系数。优选的做法是,所述环形凹槽的数量为四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合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合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3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上料高速电脑裁板锯
- 下一篇:电路板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