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致动器及具有该致动器的相机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84941.6 | 申请日: | 201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0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丘祺纬;吴松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2/06 | 分类号: | H02N2/06;G03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动器 具有 相机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对焦的致动器及具有该致动器的相机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相机模组中驱动镜头模组移动以进行自动对焦的致动器通常包括固定架、收容于该固定架中的可动架、压电马达、从动杆、位移传感器、被感测单元、驱动电路以及装设该压电马达及该位移传感器的柔性电路板。
为了顺应时下致动器小型化的需求,一般将该从动杆与该被感测单元固定于该固定架的两个侧壁,再将装设有该压电马达及该位移传感器的柔性电路板以折弯的方式组装至该固定架上并使该压电马达与该从动杆配合,及使该位移传感器能够侦测该被感测单元的位置。然而,由于柔性电路板具有柔性,且需以弯折方式组装使压电马达与该从动杆对位精准,及使该位移传感器能够侦测该被感测单元的位置,这无疑提升了组装难度,从而降低组装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组装难度以提升组装效率的致动器及具有该致动器的相机模组。
一种致动器,其包括固定架、可动架、底座、柔性电路板、压电马达、从动杆、位移传感器以及被感测单元。该固定架固设于该底座上。该可动架收容于该固定架内且承载于该底座上。该从动杆与该被感测单元相互间隔地固设于该可动架的一侧面上。该压电马达及该位移传感器相互间隔地固设于该柔性电路板上。该柔性电路板固设于该固定架的一侧壁上且使该压电马达与该从动杆配合,及使该位移传感器能够侦测该被感测单元的位置。
一种相机模组,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致动器、镜头模组、基板以及影像传感器。该镜头模组收容于该可动架内。该致动器承载于该基板上。该影像传感器位于该基板上并收容于该底座内。该镜头模组的光轴与该影像传感器对准。
相较于先前技术,该致动器将该从动杆与该被感测单元固设于该可动架的一侧面上,将该压电马达及该位移传感器固设于该柔性电路板上,再将该柔性电路板固设于该固定架的一侧壁上且使该压电马达与该从动杆配合及使该位移传感器能够侦测该被感测单元的位置,如此避免以弯折方式组装该柔性电路板于该固定架上,从而降低了组装难度,提高了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致动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致动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致动器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相机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相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致动器 100
底座 10
本体部 102
收容槽 1020
容置孔 1022
第一本体面 1024
第二本体面 1026
固定突起 1028
承载部 104
光通孔 1040
第一承载面 1042
第二承载面 1044
卡合突起 1046
固定通孔 1048
盲孔 1049
固定架 12
第一收容空间 120
上表面 121
导引孔 1210
第一侧壁 122
第一收容孔 1220
安装突起 1222
下表面 123
卡合孔 1230
第二侧壁 124
第二收容孔 1240
第三侧壁 126
第四侧壁 128
可动架 14
第二收容空间 140
第一侧面 142
第二侧面 144
第三侧面 146
第四侧面 148
通孔 14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49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皮复合材料的鞋底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循环水气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