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投影光刻物镜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85454.1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0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武珩;黄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18 | 分类号: | G02B13/18;G02B13/22;G03F7/20;H01L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王光辉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影 光刻 物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光刻机投影光学系统中的一种2倍放大率的投影光刻物镜。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半导体加工领域,微米级分辨率,高产率的投影光学系统需求日益增加。步进式光刻设备为了获得高产率,通常采用大的曝光视场。
日本专利JP2000199850公开了一种1.6x放大倍率的光刻投影物镜。曝光波长使用G线、H线波段,像面视场大小117.6mm,物距71.28mm,像面数值孔径为0.1。此物镜为38片的多透镜结构,且包含一片非球面。
日本专利JP2006267383公开了一种1.25x放大倍率光刻投影物镜。使用曝光波长为I线,带宽为+/-3nm,半视场为93.5mm,物距90mm。
日本专利JP2007079015公开了另一种1.25x放大倍率投影物镜,该物镜使用曝光波长也为I线,带宽为+/-1.5nm,半视场大小为93.5mm,物距61.02mm。
在LCD光刻机领域大曝光视场设计通常占有优势,同时为了配合掩模尺寸,很多光学系统采用大于1倍甚至接近2倍放大倍率的投影物镜。综合上述背景技术,及实际使用需求,需要设计一种2倍投影光刻物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光刻物镜,能校正大视场范围内的畸变、场曲、像散、轴向色差、倍率色差,并实现物像空间的双远心。
一种投影光刻物镜,把掩模的图像聚焦成像在硅片上,从掩模开始沿光轴依次包括:
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1;
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12;
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13;所述第三透镜组G13内包括一孔径光阑AS;
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14;以及
一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组G15;
其中,所述各透镜组满足以下关系:
0.2<|fG12/fG11|<0.5
0.75<|fG13/fG14|<1.2
0.1<|fG12/L|<0.3
0.19<|fG15/L|<0.58
其中:
fG11:所述第一透镜组G11的焦距;fG12:所述第二透镜组G12的焦距;fG13:所述第三透镜组G13的焦距;fG14:所述第四透镜组G14的焦距;fG15:所述第五透镜组G15的焦距;L:从物面到像面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组G11由至少三片透镜构成;
所述第二透镜组G12由至少三片透镜构成;
所述第三透镜组G13由至少六片透镜构成;所述第三透镜组G13包含一具有负光焦度的子透镜组G13-1n,所述子透镜组G13-1n包含所述第三透镜组G13的至少三片相邻负透镜;
所述第四透镜组G14由至少四片透镜构成;
所述第五透镜组G15由至少二片透镜构成;
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组G13与子透镜组G13-1n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
-0.004<|fG13-1n/fG13|<0.008
其中:
fG13-1n:第三透镜组G13的子透镜组G13-1n的焦距;fG13:第三透镜组G13的焦距。
较佳地,所述第一透镜组G11内至少包含一对凹面相对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组G13内至少包含一对凹面相对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组G14内至少包含一对凹面相对透镜。
其中,像方工作距离大于100mm。
较佳地,在所述第一、二、四、五透镜组G11、G12、G14、G15中所有弯月透镜使用在365nm波长下折射率大于1.6的材料;在包含所述孔径光阑AS的所述第三透镜组G13中的所有弯月透镜,使用在365nm波长下折射率小于1.6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54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