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坛紫菜贝壳壳孢子二次培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5465.X | 申请日: | 201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2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军;尹根卫;郑岳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象山太空红紫菜育苗场 |
主分类号: | A01G33/02 | 分类号: | A01G33/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菜 贝壳 孢子 二次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藻类的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坛紫菜贝壳壳孢子二次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坛紫菜,俗名紫菜、乌菜。坛紫菜是一种价廉味美、食用方便的海味品,紫菜主要有南方坛紫菜和北方条斑紫菜二大类。坛紫菜主要分布在我国浙江、福建等沿海省,是我国特有种类,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风味好等特点。坛紫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以及碘、磷、钙等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与维生素含量之高,在大型海藻中实属少见,是海藻中的珍品,素有“长寿菜”、“神仙菜”之美名,颇受消费者喜爱。随着市场的扩大,坛紫菜的主要产区对发展坛紫菜给予足够的重视,创新了不少好的养殖新技术。
坛紫菜的成长主要是分两个明显的发育阶段,一是贝壳丝状体培育阶段,二是叶状体养殖阶段。贝壳丝状体是由叶状体放散出来的果孢子萌发形成的,多数在贝壳中生长;叶状体是由丝状体放散出来的壳孢子萌发形成的,即日常食用的紫菜。紫菜的育苗就是指叶状体成熟后形成的果孢子,通过采果孢子培育贝壳丝状体,丝状体在秋季成熟后放散壳孢子的过程。
其中贝壳丝状体培育阶段尤为重要,主要为:1.采果孢子或者采自由丝状体:(1)、放散果孢子,将使用的种菜,经过阴干刺激后放养在小池中放散果孢子,放散过程不断搅拌海水;(2)、收集果孢子,放散后用4层~5层纱布将孢子水进行过滤浓缩,吸取水样检查放散的数量,取样计数后收集果孢子;(3)、采苗或叫采果孢子,预先将文蛤壳吊挂在注有沉淀海水的池中,(按照果孢子投放密度掌握在每平方米贝壳面附着200个~300个孢子,计算每池附苗器上所需的孢子量)取浓缩孢子水用海水稀释后喷洒在文蛤壳上,喷洒后在空隙中间进行搅拌,使果孢子分布均匀并附在贝壳表面,采苗结束;或者用采自由丝状体方法,将在实验室经过扩培的紫菜自由丝状体,用小型打碎机将自由丝状体打碎后,移植量100mg/m2以上附着在贝壳表面,采苗结束;2.苗种培育,采苗后15天左右进行第一次洗刷贝壳和换水,以后每二周洗刷一次,用软毛刷轻洗,以免损伤壳面破坏藻丝,洗刷时注意贝壳不能干露,并根据不同时期控制光照强度和温度,及时补充营养盐等,贝壳表面长出丝状体,待丝状体成熟成为膨大藻丝,由膨大藻丝再生长形成壳孢子囊枝后,即可进入下一过程;3.放散壳孢子或叫采壳孢子,放散壳孢子实际上是将附着贝壳表面形成的壳孢子转移到尼纶绳网帘上的一个工作过程。
每年的8月底至9月初,浙江沿海一带或台风或强降雨影响,都有一段降温过程,,对紫菜壳孢子成熟放散及其有利,因而这段时间养殖户都会集中下海刺激贝壳促使壳孢子放散,进而下海栽培。然而,由于近年全球气候异常,降温时间持续比较短,等紫菜网帘下海后,持续水温在29.5~30℃将近20天,如此高的水温使得壳孢子附网后容易脱落或称掉苗,从而造成大量的紫菜网帘出现“白网”、“空网”现象即网帘上无壳孢子的空网、白网。但是贝壳壳孢子放散以后,一般将贝壳直接扔掉,无法再为“白网”、“空网”提供苗种,从而严重影响紫菜的产量,养殖户损失较大。而且,扔掉的贝壳上还具有没有放散完全的20%左右的壳孢子,如果直接丢弃,就会造成种苗的大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为紫菜网帘“白网”、“空网”提供二次壳孢子转移,有效保证紫菜产量,降低养殖户损失,充分利用贝壳壳孢子的坛紫菜贝壳壳孢子二次培育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坛紫菜贝壳壳孢子二次培育方法,工艺过程如下:贝壳壳孢子第一次放散后的贝壳重新铺设→施肥→缩光5-8天→镜检→贝壳下海刺激→壳孢子放散→附网帘→下海栽培;
具体过程如下:
(1)取贝壳壳孢子第一次放散后的贝壳,将其铺设在培育池底部进行培育;
(2)培育池中加入水深20~30cm的海水,水温为28~30℃,培育时间13~30天;
(3)培育过程加入磷酸二氢钾进行施肥,使得其在培育池海水中的浓度为5~10ppm,每10天施肥1次;
(4)培育过程进行缩光处理,缩光时间5~8天,每天7~8小时,光照强度控制在800~1000lx(勒克斯);
(5)取培育所得的贝壳丝状体进行镜检,当双分细胞占壳孢子的80%以上,即可进行放散壳孢子;
(6)在海水温度≤27℃,将壳孢子放散、下海附网。
本发明培育池中的海水为经暗沉淀3天以上再经砂滤的海水。
本发明上述的缩光为在镜检贝壳丝状体在膨大细胞后期、双分细胞形成期,开始缩光处理。
本发明上述的贝壳为文蛤壳。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象山太空红紫菜育苗场,未经象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象山太空红紫菜育苗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54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