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岸支承式施工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85512.0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6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容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E01C1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承 施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岸支承式施工缝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桥梁道路施工缝都是采用两岸对立、各自锚固、互不接触和绝不相连的施工缝。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容易造成施工缝砼面凹凸不平,施工缝侧面10不够直线20(如图1所示),而施工缝要求直线20时,部分得不到有效实体的支承,角钢相对出现悬挂现象,悬挂施工缝因不合格而失效。施工缝受压产生裂缝和角钢剥落等严重结果,需要经常封路对施工缝进行维修,浪费人力物力,严重影响交通及道路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避免出现相对悬挂、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的跨岸支承式施工缝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跨岸支承式施工缝装置,它包括有第一岸和第二岸,所述第一岸和第二岸之间形成有施工缝,第二岸中锚固有与施工缝连通的套筒,第一岸上设置有固定轴,该固定轴的一端锚固在第一岸内,其另一端穿过施工缝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套筒中;所述施工缝两侧的第一岸、第二岸边缘各包覆有角钢,第一岸的角钢的底部与固定轴锚固,第二岸的角钢的底部与套筒锚固。
所述角钢的内侧表面为弧形结构。
所述角钢的内侧焊接有锚固钢筋。
所述锚固钢筋为倾斜设置的n型结构。
所述固定轴与第一岸之间设置有多个锚固加强点,套筒与第二岸之间设置有多个锚固加强点。
所述施工缝的宽度为2~3厘米。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包括有第一岸和第二岸,所述第一岸和第二岸之间形成有施工缝,第二岸中锚固有与施工缝连通的套筒,第一岸上设置有固定轴,该固定轴的一端锚固在第一岸内,其另一端穿过施工缝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套筒中,所述施工缝两侧的第一岸、第二岸边缘各包覆有角钢,第一岸的角钢的底部与固定轴锚固,第二岸的角钢的底部与套筒锚固,通过第一岸的固定轴插入第二岸的套筒中,这样能保证有效支承,又能按设计要求达到伸缩自如,在保证了施工缝能达到按交通路面的设计要求的同时,延长了施工缝的使用寿命,减少经常封路来对施工缝进行维修保养,该施工缝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相对节约成本,通过实施后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施工缝侧面与直线对比的关系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2所示,跨岸支承式施工缝装置,包括有第一岸1和第二岸2,第一岸1和第二岸2之间形成有施工缝3,该施工缝3的宽度为2~3厘米。
其中,该第二岸2中锚固有与施工缝3连通的套筒4,且套筒4与第二岸2之间设置有多个锚固加强点8。该第一岸1上设置有固定轴5,该固定轴5与第一岸1之间设置有多个锚固加强点8,固定轴5的一端锚固在第一岸1内,其另一端穿过施工缝3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套筒4中。
该施工缝3两侧的第一岸1、第二岸2边缘各包覆有角钢6,第一岸1的角钢6的底部与固定轴5锚固,第二岸2的角钢6的底部与套筒4锚固。该角钢6的内侧表面为弧形结构。角钢6的内侧焊接有锚固钢筋7,该锚固钢筋7使角钢6更密实地被支承在混凝土上,锚固钢筋7为倾斜设置的n型结构,使得锚固钢筋7与混凝土更好的结合。
如此设计的施工缝装置结构,通过第一岸的固定轴插入第二岸的套筒中,这样能保证有效支承,又能按设计要求达到伸缩自如,在保证了施工缝能按交通路面的设计要求达到伸缩自如的效果的同时,延长了施工缝的使用寿命,减少经常封路来对施工缝进行维修保养,该施工缝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相对节约成本,通过实施后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容,未经黄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5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遥控信号接收器及其配件
- 下一篇:数字预失真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