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真丝面料抗皱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6217.7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4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祥;陈东良;邵敏;俞金键;王春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佳丝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207 | 分类号: | D06M13/207;D06M15/11;D06M11/70;D06M13/368;D06M10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2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真丝面料 抗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真丝面料抗皱方法,属纺织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真丝一般指蚕丝,包括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木薯蚕丝等。真丝被称为“纤维皇后”,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古往今来的人的青睐。真丝,属于蛋白质纤维,丝素中含有1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可以帮助皮肤维持表面脂膜的新陈代谢,故可以使皮肤保持滋润、光滑。穿真丝衣服,不但能防止紫外线的辐射、防御有害气体侵入、抵抗有害细菌,而且还能增强体表皮肤细胞的活力,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同时对某些皮肤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另外,由于特殊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还有调节体温、调节水份的作用。 医学工作者按照人体各部位的需要,用真丝制成各种不同的织物,选择了30个皮肤搔痒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单纯使用真丝织物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无需配合使用外用药物。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生了褥疮以后,如果采用真丝垫单和真丝内衣,再用真丝包扎患部,就能起到吸收水分和促进其蒸发的作用,可以保持患部情节,加快疮口愈合。真丝绸还可以保护人的皮肤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蚕儿吐出的雪白的蚕丝,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逐渐变黄,原因就是蚕丝吸收了阳光中的紫外线。医学常识告诉人们,过多的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肌肤极为有害,因此利用真丝纤维对紫外线的吸收性能可达到防御紫外线的目的。但是真丝服饰的抗皱性能较化纤物稍差,故有“不皱不是真丝绸”之说。衣物洗涤后如起皱、需要熨烫才挺括、飘逸、美观。熨烫时将衣物晾至七成干再均匀地雾喷清水,待3—5分钟再烫,熨烫温度应控制在150°C以下。熨斗不宜直接按触绸面,以免产生极光。所以熨烫真丝服饰工序非常麻烦,许多人都厌烦熨烫真丝服饰,而且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的熨烫好真丝服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型真丝面料抗皱方法,该方法是能将真丝绸经过整理后,断裂强力、白度和耐洗性能优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型真丝面料抗皱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将真丝面料放入整理液中浸泡10-12小时,将浸泡后的真丝面料取出在15-25℃下预烘5-10分钟,然后在60-70℃的温度下焙烘1小时,将焙烘后的真丝面料放入25~45℃的水中浸没10-20分钟,最后在将真丝面料在55-65℃的温度下烘干。
所述的整理液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为淀粉2% ,柠檬酸6% ,次亚磷酸钠5.5% ,三乙醇胺1.5% ,其余为水。
所述的整理液每1L内含有2mL渗透剂JFC。
本发明是利用柠檬酸-水解淀粉对真丝绸进行防皱整理。柠檬酸可与真丝绸大分子上的氨基、羟基发生反应,在纤维内部形成网状交联结构,阻碍大分子问的相对滑移,从而提高织物的防皱效果。真丝绸整理后,断裂强力、白度和耐洗性能较好。采用柠檬酸-水解淀粉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可实现清洁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实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本发明,在与本发明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和调整,都应认为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1
一种环保型真丝面料抗皱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将真丝面料放入整理液中浸泡10-12小时,将浸泡后的真丝面料取出在15-25℃下预烘5-10分钟,然后在60-70℃的温度下焙烘1小时,将焙烘后的真丝面料放入25~45℃的水中浸没10-20分钟,最后在将真丝面料在55-65℃的温度下烘干。整理液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为淀粉2% ,柠檬酸6% ,次亚磷酸钠5.5% ,三乙醇胺1.5% ,其余为水。并且整理液每1L内含有2mL渗透剂JF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佳丝绸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佳丝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62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