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OS和多聚果糖的协同作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6280.0 | 申请日: | 2005-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8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G·施佩尔曼斯;M·J·A·P·戈韦斯;J·克诺尔;E·A·F·范托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纽迪西亚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09 | 分类号: | A23L1/09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瑛 |
地址: | 荷兰祖***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os 果糖 协同 作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的健康和营养领域。提供了益生元碳水化合物的新协同混合物,尤其是半乳寡聚糖(GOS,例如TOS)和多聚果糖(例如,菊粉)的混合物,以及含有这些的营养组合物。当喂给奶瓶喂养或部分奶瓶喂养的婴儿时,营养组合物具有有益的效果,当具有肠问题如炎性肠病(IBD)或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成人摄入时,也具有促进健康的效果。
背景技术
人大肠(通常分成盲肠,结肠和直肠)中的微生物菌丛在人的营养和健康中起着关键作用。细菌组成可以受到膳食摄入的影响和调节。穿过胃和小肠的碳水化合物通过细菌来代谢并形成作为主要代谢终产物的短链脂肪酸(SCFA),如醋酸,丙酸,丁酸和戊酸,其随后释放至血液中。细菌发酵的其他终产物包括例如乳酸和琥珀酸。这些终产物的总量和组成(相对量)随后对细菌生长,pH,排除致病物种等具有深远影响。有益影响微生物菌丛和人健康的一种方法是给予益生元。将“益生元”定义为“通过选择性刺激结肠中一种或有限数量细菌的生长和/或活性来有益地影响宿主并因此改善宿主健康的不易消化的食品成分”(Gibson和Roberfroid 1995,J.Nutr.125,1401-1412)。为了归类为益生元,化合物必须满足的标准是:1)在胃肠道的上部(胃,小肠)必须不被水解或吸收,2)必须通过结肠中一种或多种潜在有益细菌来选择性发酵,3)必须改变结肠的微生物群接近更健康的组成和4)必须优选诱导对受试者健康有益的效果。通常所用的益生元是所谓的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或“可溶膳食纤维”),其未经消化而通过胃肠道上部进入大肠。这些包括例如果糖低聚糖(FOS),低多聚果糖,菊粉和转半乳寡聚糖(TOS)。应当注意到在文献中,不同术语的使用之间通常存在不一致性,如果糖低聚糖,菊粉,低多聚果糖和菊粉低聚糖,且相同的术语可以用于不同的化合物或组合物。
公知的有益菌,其受到益生元摄取的刺激,是乳酸细菌,如乳杆菌(Lactobacilli)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且健康益处归因于这种刺激作用。例如,已经描述了菊粉和菊粉-型果聚糖,如低多聚果糖,对肠功能的有益效果(Jenkins等,1999,J.Nutrition 129,1431S-1433S),且认为这种效果是由促双歧杆菌生长(bifidogenic)作用而引起的,其指的是对全部双歧杆菌的选择性生长刺激作用,通过粪便双歧杆菌计数的体内或体外来测量(参见,例如,Roberfroid,Am J Clin Nutr 2001,73(增刊),406S-409S)。
人乳似乎也具有促双歧杆菌生长作用,因为母乳喂养的婴儿中确认的主要细菌是双歧杆菌。相反,配方奶喂养婴儿的细菌集群不是由双歧杆菌占优势的而是细菌种更多样(Harmsen等,2000,J.Pediatr.Gastroenterol.Nutr.30,61-67)。认为人乳中发现的低聚糖引起了促双歧杆菌生长或益制食品生元效果并以尽可能近似于人乳,尤其是具有与人乳相同或非常相似的益生元效果的方式来尽力改良婴儿配制食品。这已经通过将益生元加入婴儿配方奶粉中来完成(Boehm等,Acta Paediatr.增刊,2003,441,64-67和Moro等,J PediatrGastroenterol Nutr 34,291-295)。例如,已经描述了补充包括转半乳寡聚糖(TOS)和菊粉HP的低聚糖混合物的牛奶配方奶粉来提高奶瓶喂养婴儿中双歧杆菌的粪便计数(Boehm等,2002,Arch Dis Child86,F178-F181)。
此外,已经描述了在婴儿配方奶粉中补充TOS和菊粉以具有促双歧杆菌生长效果,并降低粪便pH(Boehm等,2003,上文;Moro等,2003,Acta Paediatr.增刊,441:77-79;Marini等,2003,ActaPaediatr.增刊,441:80-81;Boehm等,2002,Arch.Dis.Child Fetal.Neonata.编辑,86:F178-F181;Moro等,2002,J.Pediatr.Gastroenterol.Nutr.34:291-295;Schmelzle等,2003,J Pediatr.Gastroenterol.Nutr.36:343-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纽迪西亚公司,未经纽迪西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6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