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烯醛氧化制丙烯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86440.1 | 申请日: | 201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4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梅;冯世强;庄岩;施凯敏;马建学;诸小东;邵敬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888 | 分类号: | B01J23/888;C07C57/04;C07C57/055;C07C51/25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 31104 | 代理人: | 应云平;朱平 |
地址: | 2001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醛 氧化 丙烯酸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丙烯醛氧化制丙烯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由Mo12VaCubWcXdYeOf/Z组成,X为Nb、Sb、Te、Ce,La、Nd、Sm、Cs、Ge中的至少一种,Y为Mg、Ca、Sr、Ba中的至少一种,a的范围为1~10,b的范围为0~6,c的范围为0~7,d的范围为0~4,e的范围为0~5,f为由组成元素的氧化态所确定的数值,Z为单质硅粉;成型催化剂在氧气或氧气和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中,于350~410℃的条件下焙烧1~24h;焙烧后催化剂反应前再用任一比例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中于260-390℃下处理3-60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o源采用钼酸、仲钼酸铵或氧化钼,V源采用偏钒酸铵、氧化钒或草酸氧钒,W源采用钨酸、仲钨酸铵或偏钨酸铵,Cu源采用硝酸铜、醋酸铜或草酸铜,X和Y源采用相应的氧化物或能够分解为氧化物的盐或氢氧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a.将Mo、V和W源在70~100℃条件下溶于水中得A溶液,将Cu、X和Y源在60~80℃条件下溶于水中得B溶液,在40~80℃条件下将B溶液倒入A溶液中得C溶液,溶液中直接加入Z组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D溶液,将D溶液干燥得到催化剂粉;或者先将C溶液干燥得到粉末,再将该粉末与Z组分混合均匀得催化剂粉;b.催化剂粉中加入选自水、硅溶胶、甘油、纤维素之中的一种或几种成型助剂和选自陶瓷纤维、无机晶须之中的一种强度改进剂,成型为球状、实心或中空圆柱状颗粒,成型助剂加入量为催化剂粉重量的0.01重量%-25重量%,强度改进剂加入量为催化剂粉重量的0.01重量%-15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D溶液干燥或C溶液干燥是在90~200℃条件下进行静态干燥或在进口温度280~350℃、出口温度130~160℃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丙烯醛氧化制备丙烯酸是在氧气存在下反应,原料气的体积百分比组成为丙烯醛2~14%,氧气0.5~25%,蒸气1~30%,未反应的丙烯和其它有机化合物1.3%~1.5%,其余为氮气,反应温度为200~300℃,反应压力为常压~0.02Mpa,空速为900~8000h-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64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