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凝结水回收防汽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86749.0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2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魁;李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昌魁 |
主分类号: | F04B11/00 | 分类号: | F04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结水 回收 汽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凝结水回收系统中的一种装置,主要用于工业和民用高温凝结水回收利用。
背景技术
蒸汽作为一种用途广乏的能源,在工业和民用工程常作为热源或动力源,蒸汽放出热能或做功后,转化为液态的凝结水,仍具有较高的热能,且品质较好,一般回收作为锅炉补给水或其它方式二次利用。目前凝结水回收系统中绝大部分依靠电动水泵对凝结水进行增压,由于水泵本身的结构特点,如泵中的压力低于输送的液体的汽化压强,液体就会汽化,在泵腔内发生汽蚀,在在汽蚀部位会引起部件的侵蚀,进一步发展则将造成扬程下降,产生振动噪声,最终造成水泵报废。
对于凝结水输送,由于大部分工况下,凝结水温度较高,对应的汽化压强也较高,发生汽蚀的可能是非常高的。目前国内外解决这种方式的办法一般是把凝结水储罐架高,用液位高差在水泵进口产生一定的正压。但这种方式存在较大弊端:其一,由于用汽设备一般依靠自身背压输送凝结水到储罐,如果储罐在高处,会增加背压,造成用汽设备的凝结水排放不畅,影响工艺设备加热效果。其二,架高凝结水储罐,需要做支架,会增加初投资,特别是会影响其它管道的布置。目前国内还有一种方式:采用低位凝结水储罐,闭式结构,希望利用凝结水储罐内部压力在高压循环泵进口形成正压,但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这是个悖论,因为当高温凝结水流到闭式凝结水储罐内,会发生闪蒸,产生二次闪蒸汽和饱和冷凝水,二次闪蒸汽和冷凝水温度是一样的,如储罐内压力为0.1Mpa,冷凝水饱和温度为120℃,对应的汽化压强为0.2Mpa,考虑水泵汽蚀余量,计算后可知水泵入口仍为负压,水泵仍会产生汽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一种特殊防汽蚀装置,在高压循环泵入口形成正压,可以有效防止汽蚀现象发生,克服了上述缺点。
本发明的凝结水回收防汽蚀装置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其结构是由机座、凝结水进口、凝结水储罐、多通管、回流调节阀、高压循环泵、多通管、喷射管、杯形导流器、排水阀、排汽阀组成,其中,凝结水储罐通过支架设置在机座的中间,两台高压循环泵分别设置在机座的两边,凝结水储罐内的底部中间设置有杯形导流器,杯形导流器的上部与喷射头连接,底部封闭,杯形导流器下半截穿过凝结水储罐的底部向下伸出,两台高压循环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杯形导流器的底部侧面连接,两台高压循环泵的出水口与多通管的两个进口连接,多通管的中间出口连接U形进水管的外端,U形进水管的内端设置有喷射头,喷射头穿过凝结水储罐伸至杯形导流器的上部,喷射头的喷口向下伸进杯形导流器之中,凝结水储罐的顶部设置有排气阀,凝结水排放阀设置在多通管水平部分的端部,凝结水进口设置在凝结水储罐上部的侧面。
所述的高压循环泵的出水口连接管道和U形进水管的外端设置有回流调节阀。
杯形导流器为圆筒状,顶部开口与喷射头对应,杯形导流器的侧壁开有条孔或圆孔。
本发明的优点:纯机械,无电气元件,寿命长;回流调节阀可自由调节,适用各种流量工况;防止了水泵汽蚀,减少了每年更换水泵的投资;使凝结水回收更方便地闭式回收,更有利地大范围推广节能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防汽蚀装置外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汽蚀装置外部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防汽蚀装置内部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杯形导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杯形导流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凝结水进口1、凝结水储罐2、U形管3、回流调节阀4、高压循环泵5、多通管6、喷射管11、杯形导流器12、机座13、排水阀14、排汽阀15、条形孔16。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5,对本发明的凝结水回收防汽蚀装置做出以下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昌魁,未经刘昌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67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操作柴油发动机系统的方法
- 下一篇:无铅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