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体焊接螺柱式减速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6788.0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0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恩久;刘宪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铁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7/02 | 分类号: | B61K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焊接 螺柱式 减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道车辆减速顶,特别是一种便于安装的壳体焊接螺柱式减速顶。
背景技术
减速顶广泛应用于铁路调车场,对溜放车辆进行减速。减速顶由油缸总成和壳体总成两大部分组成,油缸总成插装在壳体总成的壳体内,利用止冲销联接油缸总成与壳体总成,壳体安装固定在钢轨侧面。现有的减速顶的壳体上均制有螺纹孔,安装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出厂前将双头螺柱的一端旋入壳体的螺纹孔中,现场安装时将螺柱从线路钢轨一侧的安装孔穿过,在另一侧用弹簧垫圈和螺母将壳体固定;另一种是:现场安装时在线路钢轨的一侧将壳体的螺纹孔直接对准钢轨的安装孔,在另一侧用螺栓和弹簧垫圈将壳体固定。前者安装时螺杆穿入钢轨的安装孔中比较容易安装,但在出厂前如操作疏忽,双头螺柱未与壳体拧紧,外观上不易察觉,安装后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松动,造成螺柱及壳体的损坏。后者安装时需要将壳体的螺纹孔对准钢轨上的安装孔才能旋入螺栓,安装难度高于前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壳体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的壳体焊接螺柱式减速顶,从根本上解决现有减速顶壳体安装不便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安装施工方便,使用寿命长的新型减速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壳体焊接螺柱式减速顶,包括壳体和插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油缸总成,其技术要点是:所述壳体外侧铸造出一对槽,并在所述槽内焊接一对螺柱。
所述油缸总成的尾部设有止冲用小孔,所述止冲用小孔从所述壳体底部伸出,并插入止冲销实现止冲。
所述螺柱为单头螺柱。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的技术效果:由于本发明的减速顶壳体外铸出的槽内利用焊接工序焊接了螺柱,所以减速顶的安装既避免出厂前如操作疏忽,螺柱未与壳体拧紧而造成安装后的使用过程中产生松动、造成螺柱及壳体损坏的情况,又达到了安装方便,紧固可靠的目的,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利用焊接工序替代了钻孔、攻丝和螺柱拧入壳体等工序,减少了加工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制造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与轨道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油缸总成、2壳体、3止冲销、4槽、5螺柱、6钢轨、7螺母、8弹簧垫圈、9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3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该壳体焊接螺柱式减速顶,由壳体和插装在壳体内的油缸总成组成,其中:壳体外侧铸造出一对槽4,并在槽4内焊接一对单头螺柱5。
油缸总成1的尾部设有止冲用小孔,止冲用小孔从壳体2底部伸出,并在止冲用小孔中插入止冲销3实现止冲。
本发明减速顶壳体外铸造出一对槽4并在槽内分别焊接螺柱5,即用焊接工序替代了钻孔、攻丝和螺杆拧入壳体等工序。
安装时,在线路钢轨6的一侧将壳体2的螺柱5直接穿过钢轨6上的安装孔9中,在钢轨6的另一侧用弹簧垫圈8和螺母7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铁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铁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67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