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自动拨通电话的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6895.3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2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康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74 | 分类号: | H04M1/27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5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自动 拨通 电话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机自动拨通电话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量的增加,电话占线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热线电话一般很难拨通,例如订票电话等。目前,手机可以设置重拨的功能,但是需要用户不断判断是否接通,然后手动重拨。或者,某些手机也具有自动拨号功能,但是其实现方法多为设置一个自动拨号选项,定时重拨,但无法实现快速不间断重拨直至拨通对方电话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手机的重拨功能无法实现自动不间断拨号的缺陷,提供一种手机自动拨通电话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快速不间断重拨直至拨通对方电话,省略了繁琐的重复操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手机自动拨通电话的系统,包括:
号码设置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用户输入的至少一个待拨电话号码;
拨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待拨电话号码进行拨号,当检测到忙音信号时再次拨号,当检测到回铃音信号时发送拨通信号;
拨通提醒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拨通信号并提醒用户。
在本发明所述的手机自动拨通电话的系统中,所述号码设置模块接收两个以上待拨电话号码;则所述拨号模块对所述两个以上待拨电话号码进行循环拨号。
在本发明所述的手机自动拨通电话的系统中,所述号码设置模块接收两个以上待拨电话号码,并记录输入次序;所述拨号模块依据所述输入次序从先至后对所述两个以上待拨电话号码进行循环拨号。
在本发明所述的手机自动拨通电话的系统中,所述号码设置模块接收两个以上待拨电话号码,且接收用户对所述待拨电话号码设置的等级生成拨号概率,所述拨号模块依据所述拨号概率对所述两个以上待拨电话号码进行循环拨号。
在本发明所述的手机自动拨通电话的系统中,所述号码设置模块包括:
号码输入单元,用于接收两个以上待拨电话号码及等级设置;
概率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等级设置从高到低生成拨号概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手机自动拨通电话的方法,包括:
号码设置步骤,接收并保存用户输入的至少一个待拨电话号码;
拨号步骤,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待拨电话号码进行拨号,当检测到忙音信号时再次拨号,当检测到回铃音信号时发送拨通信号;
拨通提醒步骤,接收所述拨通信号并提醒用户。
在本发明所述的手机自动拨通电话的方法中,所述号码设置步骤中接收两个以上待拨电话号码;则所述拨号步骤中对所述两个以上待拨电话号码进行循环拨号。
在本发明所述的手机自动拨通电话的方法中,所述号码设置步骤中接收两个以上待拨电话号码,并记录输入次序;所述拨号步骤中依据所述输入次序从先至后对所述两个以上待拨电话号码进行循环拨号。
在本发明所述的手机自动拨通电话的方法中,所述号码设置步骤中接收两个以上待拨电话号码,且接收用户对所述待拨电话号码设置的等级生成拨号概率,所述拨号步骤中依据所述拨号概率对所述两个以上待拨电话号码进行循环拨号。
在本发明所述的手机自动拨通电话的方法中,所述号码设置步骤包括:
号码输入步骤,接收两个以上待拨电话号码及等级设置;
概率生成步骤,根据所述等级设置从高到低生成拨号概率。
实施本发明的手机自动拨通电话的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在任意手机上实现,通过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可以省略繁琐的重复操作,大大提高短时间内拨通特定电话或热线电话的概率,即用户输入号码之后可将手机放置一边,手机拨通后会自动提示用户进行通话。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手机自动拨通电话的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号码设置模块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手机自动拨通电话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手机自动拨通电话的系统的模块示意图。该手机系统100包括号码设置模块102、拨号模块104和拨通提醒模块1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68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通道换热器的分流结构
- 下一篇:一种锁紧线簧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