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Z字形高灵敏度光纤弯曲损耗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7726.1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8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杜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353 | 分类号: | G01D5/353;G01N21/17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字形 灵敏度 光纤 弯曲 损耗 检测 装置 | ||
1.一种Z字形高灵敏度光纤弯曲损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信号光纤(6)穿过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一字形测试通道、与信号光纤(6)相接且对信号光纤(6)中的光信号功率变化量进行同步测试的测试单元(5)和与测试单元(5)相接且对测试单元(5)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的处理单元(7);所述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一字形测试通道包括在端部所施加外应力F的作用下能发生变形并相应压弯信号光纤(6)的Z字形支架(10)、在Z字形支架(10)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下凹处的相对两侧布设有多组变形齿一(4-1)和多组变形齿二(4-2),每一组变形齿一(4-1)均包括一个变形齿一(4-1)或并排布设的多个变形齿一(4-1),每一组变形齿二(4-2)均包括一个变形齿二(4-2)或并排布设的多个变形齿二(4-2),多组变形齿一(4-1)和多组变形齿二(4-2)之间呈交错对应布设且二者的头部之间形成供一个或多个信号光纤(6)穿过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一字形通道,所述变形齿一(4-1)和变形齿二(4-2)对应布设在信号光纤(6)两侧;还包括两个导向杆(25),所述导向杆(25)垂直贯通于整个Z字形支架(10)且与所述一字形测试通道相垂直,所述导向杆(25)与Z字形支架(10)滑动配合,所述Z字形支架(10)由在信号光纤(6)的发生弯曲平面上随温度变化发生伸缩变形且变形量与变形齿一(4-1)和变形齿二(4-2)在信号光纤(6)的发生弯曲平面上的变形量相抵消的上安装节段(21)和下安装节段(22)组成,所述上安装节段(21)与下安装节段(22)呈间隔布设且相互连接,所述变形齿一(4-1)和变形齿二(4-2)分别安装在上安装节段(21)和下安装节段(22)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Z字形高灵敏度光纤弯曲损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字形支架(10)由上安装节段(21)、下安装节段(22)以及能随温度变化发生伸缩变形且变形量与变形齿一(4-1)和变形齿二(4-2)在高度上的变形量相抵消的侧壁节段(23)三部分组成,所述变形齿一(4-1)和变形齿二(4-2)分别安装在上安装节段(21)和下安装节段(22)上,所述上安装节段(21)布设在下安装节段(22)上方且二者之间通过侧壁节段(23)相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Z字形高灵敏度光纤弯曲损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齿一(4-1)和变形齿二(4-2)的外部均设置有一层或多层由能随温度变化发生伸缩变形的热变形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电致伸缩材料或能吸收被监测对象并相应发生伸缩变形的材料制成的伸缩变形层一(15)。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Z字形高灵敏度光纤弯曲损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光纤(6)的外部设置有一层或多层由能随温度变化发生伸缩变形的热变形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电致伸缩材料或能吸收被监测对象并相应发生伸缩变形的材料制成的伸缩变形层二。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Z字形高灵敏度光纤弯曲损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光纤(6)的一端设置有光反射装置。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Z字形高灵敏度光纤弯曲损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光纤(6)为外部包有多层保护层的光纤。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Z字形高灵敏度光纤弯曲损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组变形齿一(4-1)的并排布设的多个变形齿一(4-1)所形成的多列变形齿中,每一列的变形齿齿距或齿高与其它列的变形齿的齿距或齿高是不同的,每一组变形齿二(4-2)的并排布设的多个变形齿二(4-2)所形成的多列变形齿中,每一列的变形齿齿距或齿高与其它列的变形齿的齿距或齿高是不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77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