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预防制剂的农药配方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8024.5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0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启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启仁 |
主分类号: | A01N47/26 | 分类号: | A01N47/26;A01N47/18;A01N37/46;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预防 制剂 农药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预防制剂的农药配方,尤其是使用记述及配方。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水稻恶苗病、立枯病两种病害的防治措施均采取分期施药,单一防治,即浸种时(种子消毒)用一次要防治恶苗病、在秧苗期进行土壤施药一次防治立枯病。不仅增加了施药量和施药次数、费工时,而且立枯病的防治时期很难掌握。由于生产上防治立枯病的药剂均为预防制剂,施药时期不及时,即使施药防治效果也不够理想,仍会发生立枯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药剂及现有技术防治恶苗病、立枯病两种病害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药剂,在浸种时用一次药,即可防治恶苗病、立枯病两种病害,而且减少施药次数,减少用药量,减轻环境污染。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针对恶苗病菌存在于种子内部和外部的情况下,在杀菌剂选择方面,选用具有内吸性和保护性杀菌剂各自的特点,增加作用位点,进行组合复配,使该配方即具有增效作用,又延缓抗药性的产生,达到防效稳定而持久的目的。在立枯病防治技术方面,立枯病的侵染源来自于土壤,通过药剂筛选,选择具有内吸性对立枯病防治效果高、药效期长,对种子安全的药剂作为复合制剂。在浸种过程中,药剂被种子吸收,形成保护膜,既保护屏障,杀死或抑制种子内、外部的病菌,达到防治恶苗病的目的。种子薄弱土壤后,药剂向种子周围的上壤中缓慢释放,起到杀灭土壤中病菌的作用,达到防治立枯病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一次施药,即达到种子消毒防治恶苗病的目的,又达到土壤消毒防治立枯病的目的。即一次施药,防治恶苗病、立枯病,应用方便。浸种后的药液可以施入苗床,不污染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在水稻播种前,用本发明药剂按规定剂量,进行一次药剂浸种。在公知的常温和时间内浸种后,即可催芽、播种。秧苗在出苗后两叶期,可减轻或控制立枯病发生。播秧前和本田期,可减轻或控制恶苗病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启仁,未经黄启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80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葡萄缓释保鲜剂
- 下一篇:一种电梯危险状况下驱散乘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