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锭浇铸车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88168.0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9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武军;赵爱君;佟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00 | 分类号: | B22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浇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锭浇铸车。
背景技术
在金属锭浇铸领域,传统工艺多为直接把液态的金属注入单独的模具中,使金属硬化而具有特殊形状。此种工艺的浇铸精度不高,生产效率低,尤其是对于部分有色金属,例如银,传统工艺不能满足浇铸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浇铸精度高且结构简单的金属锭浇铸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金属锭浇铸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为上表面敞开的框体;模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包括沿纵向并排设置的多个锭模,所述多个锭模沿纵向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框体内,相邻锭模之间形成上方开口的浇铸腔;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在所述车架上以驱动所述多个锭模沿纵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金属锭浇铸车,金属锭的浇铸精度高,浇铸和取件简单方便且安全,效率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金属锭浇铸车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每个锭模的横向两侧分别设有支撑翼,所述支撑翼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车架的上表面上。
所述多个锭模包括:前边模,所述前边模设在纵向最前侧;后边模,所述后边模设在纵向最后侧且与所述车架的后侧内表面相抵;以及多个中间模,所述多个中间模并列设置在所述前边模和后边模之间。
所述后边模和多个中间模分别包括:主板;左、右延伸部,所述左、右延伸部分别从主板的左侧和右侧向前延伸出;和底延伸部,所述底延伸部从所述主板的底部向前延伸出;其中,所述后边模的左、右延伸部和所述底延伸部的前端平齐以与其前侧的中间模相抵;所述多个中间模的左、右延伸部和所述底延伸部的前端平齐以与其前侧的锭模相抵。
这样,在后边模与其前侧的中间模之间形成一个用来浇铸银锭的浇铸腔。与前边模相邻的中间模与前边模之间、每个其他的中间模与其相邻前侧的中间模之间也分别形成一个用来浇铸银锭的浇铸腔。
所述金属锭浇铸车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所述后边模和多个中间模的顶部前侧分别向后凹入而形成第一凹入部,所述第一上模板安装在第一凹入部;所述前边模和多个中间模的顶部后侧分别向前凹入而形成第二凹入部,其中第二上模板安装在第二凹入部;其中相邻的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配合限定出浇铸口,所述浇铸口与所述浇铸腔相通。
所述第一和第二上模板的中间分别形成有相对应的阶梯型凹部以限定出阶梯型浇铸口。
所述第一上模板与所述后边模之间、每个中间模与其顶部两侧的第一和第二上模板之间、以及第二上模板与所述前边模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丝母,所述丝母固定在所述车架上;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与所述前边模相连且与所述丝母配合;手轮,所述手轮与所述丝杠的另一端相连以旋转丝杠从而驱动模具组件沿纵向移动。
所述金属锭浇铸车进一步包括滑板,所述滑板设在所述框体上表面上,且所述支撑翼可滑动地支撑在所述滑板上。滑板可以保证车架1的上表面平齐且使支撑翼不致脱落。
所述金属锭浇铸车进一步包括设置车架底部的车轮。由此,金属锭浇铸车可便于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金属锭浇铸车,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移动,节省成本。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锭浇铸车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金属锭浇铸车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金属锭浇铸车的左视图;
图4a是图1中所示的金属锭浇铸车的前边模的左视图;
图4b是图4a中A-A向视图;
图4c是图4b中D向视图;
图4d是图4c中B-B向视图;
图4e是图4c中C-C向视图;
图5a是图1中所示的金属锭浇铸车的中间模的主视图;
图5b是图5a中F-F向视图;
图5c是图5a中E-E向视图;
图6a是图1中所示的金属锭浇铸车的后边模的主视图;
图6b是图6a中G-G向视图;
图6c是图6a中H-H向视图;
图7a是图1中所示的金属锭浇铸车的第一上模板的主视图;
图7b是图7a中所示的第一上模板的左视图;
图7c是图7a中所示的第一上模板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81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