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酸钡/聚偏氟乙烯复合介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88330.9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8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东;毛昌辉;杨剑;刘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08L27/16 | 分类号: | C08L27/16;C08K3/24;C08J9/28;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程凤儒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酸钡 聚偏氟 乙烯 复合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钛酸钡/聚偏氟乙烯复合介电薄膜,其特征在于,该薄膜由钛酸钡和聚偏氟乙烯构成,钛酸钡与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比为1.5~5.0∶1,薄膜的厚度小于5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酸钡/聚偏氟乙烯复合介电薄膜,其特征在于,在100Hz~1MHz的频率范围内,所述薄膜的介电损耗低于5×10-2,相对介电常数在70以上。
3.一种钛酸钡/聚偏氟乙烯复合介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偏氟乙烯粉体溶解在由N-甲基吡咯烷酮和聚丙烯酸形成的混合溶剂中,得到聚偏氟乙烯的浓度为10~50wt.%的混合溶液;
(2)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钛酸钡粉体,充分搅拌后过-400目筛网,去除未分散开的钛酸钡陶瓷团聚颗粒,得到钛酸钡/聚偏氟乙烯复合胶体,其中钛酸钡与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比为1.5~5.0∶1;
(3)将得到的钛酸钡/聚偏氟乙烯复合胶体于60℃~80℃的温度下加热去除其中的气泡,再在匀胶机上,以玻璃片或单晶硅片为载体,采用旋转涂敷法甩制成薄膜;
(4)采用高温干燥凝胶法或溶剂致相分离凝胶法处理步骤(3)中得到的薄膜制得钛酸钡/聚偏氟乙烯(BTO/PVDF)复合介电薄膜,其中,采用高温干燥凝胶法的处理过程为:将步骤(3)中得到的薄膜于60℃~80℃的温度下干燥10min~40min,进行凝胶处理,然后在无水乙醇中浸泡10s~30s,将薄膜从玻璃片或硅片载体上剥离后再于60℃~8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
采用溶剂致相分离凝胶法的处理过程为:将步骤(3)中得到的薄膜在离子水中浸泡10s~1min,萃取薄膜胶体中残留的N-甲基吡咯烷酮和聚丙烯酸,再将其于60℃~8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钛酸钡/聚偏氟乙烯复合介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和聚丙烯酸的纯度均大于99%,所述聚偏氟乙烯的纯度大于99.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钛酸钡/聚偏氟乙烯复合介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剂中聚丙烯酸的体积分数优选为1.0~10.0%。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钛酸钡/聚偏氟乙烯复合介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聚偏氟乙烯粉体加入溶剂中,于60℃~80℃的温度下加热搅拌0.5~2h进行溶解。
7.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钛酸钡/聚偏氟乙烯复合介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钛酸钡/聚偏氟乙烯复合胶体于60℃~80℃的温度下加热0.5~2h去除其中的气泡。
8.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钛酸钡/聚偏氟乙烯复合介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玻璃片或硅片载体的转速为500r/min~2000r/min,甩制时间为1min~5min。
9.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钛酸钡/聚偏氟乙烯复合介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钡粉体的平均粒度小于500nm。
10.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钛酸钡/聚偏氟乙烯复合介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钡粉体通过以下固相反应法制备:
按照BaTiO3的化学剂量比分别称取纯度大于99%的BaCO3和TiO2原料,装入玛瑙混料罐中,加入玛瑙球和酒精,其中玛瑙球、酒精及粉体的体积比为6∶2∶1;在行星式球磨机或三辊混料机上混合24h,在烘箱中于100℃~120℃温度下烘干,之后在1100℃常压空气中煅烧4h,得到BaTiO3陶瓷粉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833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久磁铁及永久磁铁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