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放射治疗的治疗床床面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88440.5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0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沙福泰;吴建兴;王春波;王小军;张益贵;张国福;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0 | 分类号: | A61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杨志兵;张利萍 |
地址: | 2251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放射 治疗 床床 | ||
1.一种用于放射治疗的治疗床床面,包括:床面面板和床面框架,床面面板安装在床面框架上,其特征在于:其中床面面板包括床头面板、活动面板和床尾面板,其中,活动面板由正面全部透光的外张活动面板(1)和两侧面透光的内收活动面板(2)组成;床面框架包括床头板框架(3)、活动框架、床尾板框架(6)、活动关节和限位块(10),其中,所述活动框架由第一活动框架(4)和第二活动框架(5)组成;所述床头板框架(3)、活动框架和床尾板框架(6)依次顺序用活动关节连接成一个整体构成床面框架,所述床头面板固定安装在床头板框架(3)上,活动面板插入放置于活动框架上,床尾面板固定安装在床尾板框架(6)上,床头面板、活动面板和床尾面板整体连接构成床面面板;
其中,第一活动框架(4)的两端分别与床头板框架(3)和床尾板框架(6)通过活动关节相连,第二活动框架(5)的两端分别与床头板框架(3)和床尾板框架(6)通过活动关节相连,床尾板框架(6)与第一活动框架(4)和第二活动框架(5)连接一侧设有限位块(10),第一活动框架(4)和第二活动框架(5)在活动关节作用下向内或向外翻转,翻转后由限位块(10)支撑形成180°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治疗的治疗床床面,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活动框架(4)和第二活动框架(5)均向外翻转180°时,治疗床床面呈外张状态,治疗床床面为最大支撑宽度,所述最大支撑宽度为最大照射野横向宽度加上治疗床横向运动范围的1/2;当所述第一活动框架(4)和第二活动框架(5)均向内翻转180°时,所述治疗床床面呈内收状态,治疗床床面为最小支撑宽度,所述最小支撑宽度为最大照射野横向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治疗的治疗床床面,其特征在于:活动框架的最大长度为最大照射野纵向长度加上治疗床纵向运动范围的1/2,最小长度为最大照射野纵向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治疗的治疗床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面板的透光部分为非金属材料,包括碳素纤维、有机玻璃或强力尼龙其中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治疗的治疗床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面板整体为非金属材料,包括碳素纤维、有机玻璃或强力尼龙其中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治疗的治疗床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面板和床尾面板为非金属材料,包括碳素纤维、有机玻璃或强力尼龙其中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治疗的治疗床床面,其特征在于:床面面板达到在135公斤负载下整体变形小于4mm的刚性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治疗的治疗床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框架(4)和第二活动框架(5)为相互对称的凹槽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治疗的治疗床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张活动面板(1)包括外张框条(12)、强力透光绳(13)、强力透光薄膜(14)和薄膜压条(15);外张活动面板(1)正面为一强力透光薄膜(14),其边缘用薄膜压条(15)压住,薄膜压条(15)、强力透光薄膜(14)和外张框条(12)固定连接;外张活动面板(1)反面为2条以上纵横相交成90°的强力透光绳(13),其两端固定在外张框条(1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治疗的治疗床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收活动面板(2)包括强力透光绳(13)、强力透光薄膜(14)、薄膜压条(15)、横向框条(16)、纵向框条(17)和定位杆(18);内收活动面板(2)正面为一强力透光薄膜(14),其边缘通过用薄膜压条(15)压住,薄膜压条(15)、强力透光薄膜(14)和横向框条(16)固定连接,纵向框条(17)位于内收活动面板(2)的纵向中心线上,其两端与横向框条(16)固定连接;内收活动面板(2)反面有一条定位杆(18)固定在纵向框条(17)的纵向中心线上且其两端与横向框条(16)固定连接;在定位杆(18)左、右两侧分别为1条以上相互平行的强力透光绳(13),其两端固定在横向框条(16)上,强力透光绳(13)上为2条成最大化角度相交的强力透光绳(13),成最大化角度相交的强力透光绳(13)两端固定在横向框条(1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84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