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栅极的MIS及MIM器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8482.9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7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飞;孙清清;张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423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栅极 mis mim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栅极的MIS及MIM器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硅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微电子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集成电路芯片的发展基本上遵循摩尔定律,即半导体芯片的集成度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可是随着半导体芯片集成度的不断增加,MOS晶体管的沟道长度也在不断的缩短,当MOS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变得非常短时,短沟道效应会使半导体芯片性能劣化,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如今的集成电路器件技术已经处于50纳米左右,MOS管源极和漏极间的漏电流随沟道长度的缩小迅速上升。在30纳米以下,有必要使用新的器件以获得较小的漏电流,降低芯片功耗。
金属-绝缘体-半导体(MIS)或者金属-绝缘体-金属(MIM)的三层堆栈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所示103为金属层,所示102为绝缘体层,所示101为金属层或者为半导体层。对于厚度大于4纳米的绝缘体层,MIS或者MIM结构中的漏电流主要是由Fowler-Nordheim(FN)隧穿引起。对于厚度小于4纳米的绝缘体层,其漏电流主要是由直接隧穿引起。现在通常以高介电常数(高k)的材料来制备绝缘体层,而一般高k材料制备的绝缘体层的厚度要大于4纳米,因此其漏电流主要由FN 隧穿决定。从本质上说,直接隧穿电流和FN隧穿电流的起源是相同的,都是由能量低于势垒高度的载流子隧穿过势垒,到达势垒的另一边,他们之间的差别主要是在隧穿发生时施加在绝缘体层上的压降不同,只有在绝缘体层上施加较高的压降时MIS和MIM结构才会产生FN隧穿电流。基于MIS和MIM结构的MIS及MIM器件因为中间有绝缘体层所以可以达到很低的漏电流,减小了芯片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基于MIS及MIM结构的MIS及MIM器件,以达到很低的漏电流,降低芯片功耗。
为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栅极的MIS及MIM器件,具体包括:
一个半导体衬底;
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的源极;
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的漏极;
位于所述源极与所述漏极之间的第一绝缘层;
所述的源极、漏极与所述的绝缘层构成一个MIM或者MIS结构;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所述MIM或者MIS结构一侧的栅极;
位于所述MIM或者MIS结构与所述栅极之间的第二绝缘层。
其中,当源极采用金属、合金材料时,与所述漏极、第一绝缘层构成MIM(金属-绝缘体-金属)结构。而当源极采用半导体材料时,可以与所述漏极、第一绝缘层构成MIS(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结构。
本发明中,所述的漏极、栅极由金属、合金或者掺杂的多晶硅形成。所述的第一、第二绝缘层由氧化物、氮化物、氮氧化物或者其它高介电常数的绝缘材料形成,例如:Ta2O5、Pr2O3、HfO2、Al2O3、ZrO2等;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范围为3-15纳米。
本发明通过在MIM或者MIS器件的侧壁上施加栅极电压来调控电场,以此调节MIM或者MIS结构中的FN隧穿电流,进而控制器件的关断与开启。
本发明所提出的带栅极的MIM及MIS器件的沟道可以做的非常短,而且能够达到很低的漏电流,减小了芯片功耗,非常适用于集成电路的后端工艺及各种芯片的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MIS或者MIM结构的三层堆栈结构。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带栅极的MIS或MIM器件的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MIS器件未施加电压时的能带图。
图4为图2所示结构的MIS器件处于关断状态时的能带图。
图5为图2所示结构的MIS器件处于开启状态时的能带图。
图6为图2所示结构的MIS器件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电场相叠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84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延时壮阳的天然植物组方
- 下一篇:治疗风火性头痛的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