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最大功率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88999.8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6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尹天文;夏伟;柴熠;张扬;李长乐;张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67 | 分类号: | G05F1/67;H02J3/38;H02N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0063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网 逆变器 最大 功率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光伏发电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最大功率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能源和环境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重大基本问题,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近二、三十年来,太阳能光伏(Photovoltaic,PV)发电技术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光伏并网发电已经成为利用太阳能的主要方式之一。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逆变系统的研究,对于缓解能源和环境问题,研究高性能分布式发电系统,开拓广阔的光伏发电市场和掌握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光伏并网系统的控制中,功率环控制是其关键。功率环控制又与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互相结合,需要同时兼顾响应速度、最大功率点跟踪精度和母线电压稳定性。对现有算法进行优化,使之满足上述要求是提高系统效率的关键之一。
申请号为CN200710098911.2,题为“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追踪的方法”的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追踪的方法,采用一条特定斜率的直线跟踪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运算十分简便,但需要计算不同日照强度下电池的给定电压,在日照强度变化较快时响应较慢,最大功率跟踪的效率低。
申请号为CN200610012144.4,题为“dP/dV-I近线性的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法”的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dP/dV-I近线性的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法,基于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P对其输出电压V的变化率与光伏阵列负载电流I近似线性关系,通过调节光伏阵列输出电流实时跟踪参考电流实现最大功率输出,但因为参考电流采用线性变化,调节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能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功率进行控制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揭示了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最大功率控制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开启光伏并网逆变器;
检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初始直流母线电压(以后简称端电压或者电压)U0;
设定电压增加步长ΔU,以初始端电压U0为起始,每次增加一个电压增加步长ΔU,检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直流功率(以后简称功率)P,其中功率P是端电压U的函数,P=f(U);
基于外推迭代确定端电压的单峰区间[Ua,Ub],在该单峰区间[Ua,Ub]内功率P仅有一个峰值;
设定功率精确度ε;
基于黄金分割迭代确定在单峰区间[Ua,Ub]内的具有峰值功率P的最优端电压U*;
控制光伏并网逆变器以最优端电压U*工作。
在单峰区间[Ua,Ub]内,在Ua至U*的端电压范围内,功率P单调上升,在U*至Ub的端电压范围内,功率P单调下降。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设定电压波动阈值,当最优端电压U*的波动超过电压波动阈值时,重新设定初始端电压U0并确定新的最优端电压U*。
其中,设定的功率精确度ε>0,单峰区间[Ua,Ub]中Ua<Ub;基于黄金分割迭代确定在单峰区间[Ua,Ub]内的具有峰值功率P的最优端电压U*包括:
步骤a1,取U2=Ua+0.618(Ub-Ua),计算功率P2=f(U2),转到步骤a2;
步骤a2,取U1=Ua+0.382(Ub-Ua),计算功率P1=f(U1),转到步骤a3;
步骤a3,若|Ub-Ua|≤ε,则取U*=(Ua+Ub)/2,输出U*;否则转到步骤a4;
步骤a4,若P1>P2,则取Ub=U2、U2=U1、P2=P1,回到步骤a2;若P1=P2,则取Ua=U1、Ub=U2,转到步骤a1;若P1<P2,则Ua=U1、U1=U2、P1=P2,转到步骤a5;
步骤a5,取U2=Ua+0.618(Ub-Ua),P2=f(U2),转到步骤a3。
设定的电压增加步长ΔU>0;基于外推迭代确定端电压的单峰区间[Ua,Ub]包括:
步骤b1,计算P0=f(U0);
步骤b2,计算U1=U0+ΔU,计算P1=f(U1),若P1≥P0,转到步骤b3,否则转到步骤b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8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元尺寸小型化低频频率选择表面
- 下一篇:双极轴向挤压永磁体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