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山废水治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9082.X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9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柳建设;张诚;王兆慧;付瑾;王慧萍;张萌;袁瑞霞;张武刚;洪武林;叶洁琼;吴根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废水 治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治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矿山废水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矿山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矿山开采和矿石加工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生产废水,包括矿山酸性废水和浮选加工废水。其中产生的矿山酸性废水具有pH值低、色度高,含大量的重金属离子,若不经处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较低的pH值会使水质和土壤酸化,造成水生动物灭绝和农作物减产,尤其是重金属离子一旦进入水体和土壤,就很难被去除,可在动物和植物体内富集,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且危害潜伏期周期长,短时间内难以显现。全球著名的“八大公害”污染事件中,“水俣病事件”和“骨痛病”事件就由重金属汞和镉所引起,因此必须对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浮选废水是矿石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其废水的pH值高,废水中含大量人工合成的有机浮选药剂,具有较强的毒性和刺激性气味,同时有机药剂在水中会缓慢氧化分解,进而使水中形成厌氧状态,造成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
随着我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的提高,以上两种废水必须予以进行达标处理后才可排入环境。目前所使用的技术主要是对单一废水进行治理时存在处理成本高,综合治理时存在出水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因而要迫切予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山废水治理方法,该方法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充分利用原水的水质特性,做到以废治废;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高效,成本低,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一种矿山废水治理方法,包括:
(1)将矿山酸性废水与选矿浮选废水以体积比1∶1-2∶1混合,搅拌使废水混合均匀后加入H2O2,继续搅拌待反应完毕后静置分层;
(2)取上述静置分层后的上清液加入石灰乳调节废水的pH值至6.0-8.0,产生沉淀后加入PAM(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溶液,搅拌后静置分层,上清液即可达标排放。
所述步骤(1)中的矿山酸性废水与选矿浮选废水来源于硫化铜矿或铅锌矿。所处理的矿山酸性废水应具有pH值低,色度高,含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如:Cu2+、Fe2+、Fe3+、Al3+、Zn2+、Mn2+以及SO42-等;浮选废水是由矿石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含有大量的残留浮选药剂,废水的具有pH值、COD值以及SS值均较高的特点。
所述步骤(1)中的H2O2浓度为1ml/L,有效浓度为35%,AR级与工业级均可,实际投加的浓度时可酌情略作调整。
所述步骤(2)中的石灰乳浓度为200g/L。
所述步骤(2)中的PAM为阴离子型,分子量大于1800万,在常温下溶解60min待PAM得到充分水解后使用,浓度为0.5mg/L。
上述步骤中矿山酸性废水和选矿浮选废水混合后搅拌的速度一般在300r/min。
本发明充分利用矿山酸性废水和选矿浮选废水混合后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选矿浮选废水中的浮选药剂遇酸分解,同时提高矿山酸性废水的pH值,减少矿山酸性废水无害化处理所需石灰乳的投加量。继而利用矿山酸性废水中的Fe2+和H2O2在低pH值下反应形成Fenton试剂,生成具强氧化性的·OH对废水中的残留药剂进行氧化,以及絮凝作用使废水中的残留药剂和重金属离子生成的沉淀进一步得到沉降,取上清液加入石灰乳去除金属离子,最后加入PAM是生成的沉淀迅速沉降,同时减缓废水在反应器壁的“钙化结垢”进程。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引入浮选废水后可减少向矿山酸性废水无害化处理所要加入的石灰的量,节省了成本,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利用矿山酸性废水和浮选废水所形成的混合后具有较低的pH值和Fe2+离子的特征加入H2O2发生反应形成Fenton试剂,产生·OH对废水中的残留药剂进行氧化降解,提高了浮选药剂的去除效率;
(3)相比较单独处理矿山酸性废水和浮选废水,本发明在技术上高效可靠,成本低,操作方便简单,条件因素易于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90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流钻井钻头
- 下一篇:面向eMule文件享系统的综合污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