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省地一体化的母线负荷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89939.8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3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郎燕生;盛灿辉;杜蕴华;张晓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北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H02J3/00;H02J13/00;G06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母线 负荷 预测 方法 | ||
1.一种网省地一体化的母线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所有地调供电公司通过门户系统在规定时间内直接向省调系统上报110Kv及其以下等级的母线负荷预测转供数据、电厂接入信息、需求侧管理信息;
步骤2:从能量管理系统或综合数据平台获取各分区母线负荷预测的信息以及相应的历史数据,在省调系统和网调系统进行母线负荷预测;在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基础上,通过模型方法库,对不同母线负荷和预测算法进行自动选优预测;
步骤3:已建有母线负荷预测功能的地调系统从本地区的能量管理系统或调度运营管理系统OMS中获取管辖范围内的母线负荷定义和相关历史数据,在地调系统侧进行母线负荷预测;
步骤4:不具备母线负荷预测功能的地调系统自动化部门通过门户系统或WEB方式登陆的省调系统,对管辖范围内相关的母线负荷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结果上传省调系统;
步骤5:具备母线负荷预测功能的地调系统直接将管辖范围内母线负荷预测结果通过WEB方式或文本上传至省调系统;
步骤6:省调系统对步骤5得到的地调系统上传的母线负荷预测结果进行折算,并与步骤1得到的自身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和二次修正,将修正结果上传网调系统,同时对昨日自身的预测结果、地调系统上传结果进行考核分析,分别计算准确率以及合格率;
步骤7:省调系统将历史考核结果和次日最终预测结果通过门户系统发布,地调系统可以登陆查询考核结果以及管辖的最终预测结果。
步骤8:网调系统将历史考核结果和次日最终预测结果通过门户系统发布,省调系统可以登陆查询考核结果以及管辖的最终预测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步骤进一步包括:
步骤1:同时通过网或省调系统的数据中心对调度日常生产及管理数据进行整合,将调度运行生产的各种影响负荷预测结果的信息统一汇总,以文本或共享数据库的方式,提交给母线负荷预测应用,为网或省调系统侧进行母线负荷预测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步骤2:网或省级母线负荷预测系统从状态估计模块中获取最新拓扑信息以及负荷信息进行预测,在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基础上,通过模型方法库,对不同母线负荷和预测算法进行自动选优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保存在历史数据库中,相应的门户系统可以直接进行访问历史数据库中的预测结果;
步骤3:首先通过等值负荷的历史数据和系统负荷预测结果,预测出未来日期各负荷的有功和无功值;然后通过等值负荷与变压器的对应关系,得到主变低压侧与中压侧的预测数据;最后得到主变高压侧的预测数据;即地调系统母线负荷预测最终得到三类预测结果:(1)等值负荷的预测结果;(2)主变中、低压侧的预测结果;(3)主变高压侧的预测结果;
采用地调系统负荷预测值来协调修正母线负荷预测值:
等值负荷:ai=γiP
主变低压侧:
主变中压侧:
主变高压侧:
其中:ai为等值负荷的预测值,lk为主变低压侧的预测值
mk为主变中压侧的预测值,hk为主变高压侧的预测值
γi为各等值负荷的修正权重
P为该地区系统负荷的预测值
i∈lk表示与第k台变压器低压侧相连的等值负荷
i∈mk表示与第k台变压器中压侧相连的等值负荷
k∈hk表示与第k台变压器相对应的中、低压侧;
步骤4: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也即“省调系统预测,地调系统修改”来实现网省地三级联动;这些地调系统每天登陆OMS平台或门户系统,在考虑检修信息、负荷转供信息、负荷需求变化信息等的基础上,修改所属范围内的母线负荷预测结果,并将修正后的结果上传省调系统;
步骤5:各个地调充分利用其运行方式数据的完整性和实用性来进行母线负荷预测以后,通过上传机制,每天按照网省地调系统明确的数据交互规范、传输方式将主变高压侧的预测结果上传至省调系统;
由于网调系统和省调系统能量管理系统EMS网络建模命名规则不同,为实现省、地调系统母线负荷预测结果正确上报以及网调系统准确解析,针对省、地调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网调系统和省调系统通过通讯库“点数”进行模型匹配方法,具体解决方案为:
1)负荷名称对应:各省调系统母线负荷预测的所有预测对象,在EMS网络模型中都有自己的名称与ID,通过ID在通讯库中找到本地“点数”,从而生成对应网调侧“点数”,在生成预测结果文件中用“点数”标识预测负荷;
2)上报文件格式:文件格式遵照电力系统数据标记语言——E语言规范,采用无结构数据描述方法;其中数据块以行为单位,第一行记录文件生成时间,以下每行记录一个负荷96点的预测值,其记录内容依次为:网调侧“点数”,负荷在省调系统模型中的描述,预测结果的日期,w/r,96点预测结果,各记录以逗号隔开,其中w表示有功,r表示无功;
3)上报方式:方式一:通过调度安全防护I区前置通讯机,将上报文件发送到省调系统EMS服务器相应目录下;方式二:通过调度安全防护II区数据网将文件上传到省调系统文件接收工作站,文件格式依照电力系统数据标记语言——E语言规范,采用无结构数据描述方法;
步骤6:省调系统将地调的上报母线负荷预测结果、其他地区修正后的预测结果与省调系统自身的预测进行分析比较后,形成最终的预测结果再上报网调系统,上传之后,地调母线负荷预测系统对昨日自身的预测结果、地调系统上传结果进行考核分析,分别计算准确率以及合格率;
步骤7:省调系统的各地调登陆门户网站,查看各管辖范围内的两套母线负荷预测结果和考核结果,完成自身母线负荷预测的后评估工作,进一步进行总结和提供自身预测精度。
步骤8:网调系统将历史考核结果和次日最终预测结果通过门户系统发布,省调系统可以登陆查询考核结果以及管辖的最终预测结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从能量管理系统或综合数据平台获取各分区母线负荷预测的信息以及相应的历史数据,在省调系统系统进行母线负荷预测的算法包括:动平均法、线性外推、线性回归、指数平滑、BP神经网络、时间序列、基于同类型日的负荷预测和基于新息的负荷预测算法;
所述省级母线负荷预测系统从状态估计模块中获取最新拓扑信息以及负荷信息进行预测的算法包括:动平均法、线性外推、线性回归、指数平滑、BP神经网络、时间序列、基于同类型日的负荷预测和基于新息的负荷预测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北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北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899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显式连续计量标准金属量器
- 下一篇:车用燃油监管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