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阴极焙烧炉火井制作方法及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0680.9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8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4 | 分类号: | F27D1/04;F27D1/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阴极 焙烧 炉火 制作方法 及其 结构 | ||
1.一种阴极焙烧炉火井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阴极焙烧炉的炉墙内制作火井时,先预制出混凝土浇注块,然后采用混凝土浇注块在炉墙内砌筑阴极焙烧炉火井,砌筑时在相邻的上下两块混凝土浇注块之间垫一层硅酸铝纤维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焙烧炉火井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混凝土浇注块为钢筋混凝土浇注块。
3.一种阴极焙烧炉火井结构,包括阴极焙烧炉的炉墙(1),其特征在于:在炉墙(1)内的火井位置处砌筑有混凝土浇注块(3),在混凝土浇注块(3)的上表面上设有凸榫(3.1),在混凝土浇注块(3)的下表面设有凹槽(3.2),上下相邻的两块混凝土浇注块(3)通过凸榫(3.1)和凹槽(3.2)相互连接在一起,并且在上下相邻两块混凝土浇注块(3)之间垫有一层硅酸铝纤维毯(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阴极焙烧炉火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浇注块(3)的内侧面下部设有钩槽(3.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阴极焙烧炉火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浇注块(3)中设有钢筋(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阴极焙烧炉火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浇注块(3)与炉墙(1)之间设置有间隙,并且在间隙中填充有硅酸铝纤维棉(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06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