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切换式气泵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1037.8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2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蔡俊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虎邦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切换 气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产品用充气装置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旋转切换式气泵。
背景技术
气泵是各种充气产品(诸如充气床垫、充气跳床、充气沙发、充气玩具等)的关键部件,其被安装于充气产品之软性囊体的内侧边,利用气泵可对充气产品进行快速充气、保压和快速泄气等操作,以实现充气产品的充气展开而正常使用及泄气缩小空间体积而利于收藏等功能。然而,目前市面上所见之气泵产品虽然具备前述充气、泄气和保压的基本功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发现其使用性能上仍存在严重不足,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首先,由于业内为追求气泵产品的多功能化和自动化,而将气泵设计得日趋复杂化,尤其是针对实现切换充气和泄气两动作的结构较为复杂,产品的零件数量不断增多,如此一来所产生的问题是,不但产品的生产组装效率被降低,而且产品的材料成本、模具成本和生产组装成本被抬高,产品失去了价格上的竞争优势,甚至还会给使用者的操作带来不便。其次,现有气泵结构中采用的都是单叶片结构,使得气泵的实际充气能力受到一定的局限,充气效率难以得到较大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切换式气泵,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气泵充气和泄气两动作的切换结构复杂的问题,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切换式气泵,包括
一壳体,该壳体内设置有流向切换装置而分隔形成有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该第一气室上设置有连通外界的第一气口,该壳体上还设置有连通充气产品内部和流向切换装置内部之间第二气口,针对该第二气口设置有一阀门;
一鼓风装置,其安装于第二气室中,该鼓风装置包括有中转气室、叶轮和马达,该中转气室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该进风口连通第二气室;该叶轮位于中转气室中,由马达带动叶轮转动形成气流;
该流向切换装置包括有固定座和旋转盖,该固定座具有容置凹腔,该容置凹腔的内底面上横向设置有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该固定座的下端纵向设置有连通容置凹腔与第二气口之间的第三窗口;该旋转盖可转动地封盖于该容置凹腔的开口,该旋转盖上横向设置有隔板和第四窗口,该隔板伸入容置凹腔而将容置凹腔分隔形成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该第一空间的一端通过第四窗口与第一气室保持连通,该第一空间的另一端随旋转盖的转动而交替与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连通,对应该第二空间的一端通过第三窗口与第二气口保持连通,该第二空间的另一端随旋转盖的转动而交替与第二窗口和第一窗口连通;以及,针对该旋转盖设置有控制该旋转盖转动的操控机构;
另外,针对该阀门,于该旋转盖上设置有顶推斜面,该顶推斜面随旋转盖同步转动;当顶推斜面远离阀门时,该第二气口处于关闭状态,该第一空间通过该第一窗口和第四窗口连通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之间,该第二空间通过第二窗口和第三窗口连通出风口和第二气口之间;当顶推斜面靠近阀门而打开阀门时,该第二气口处于打开状态,该第一空间通过第二窗口和第四窗口连通出风口和第一气室之间,该第二空间通过第一窗口和第三窗口连通第二气室和第二气口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呈八字形延伸出,对应该第四窗口呈扇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窗口与第四窗口对应呈扇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操控机构包括有弧形齿条、齿轮和旋钮,该弧形齿条固定于旋转盖的侧缘上,该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且齿轮与旋钮固接,该旋钮位于该壳体外,由该旋钮带动齿轮转动,并通过弧形齿条带动旋转盖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操控机构包括有电磁阀和控制开关,该电磁阀安装于壳体内并与活动气室连接,该控制开关位于壳体外并与电磁阀和鼓风装置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一微动开关,该微动开关与鼓风装置之马达电连接,微动开关固装于固定座上,且微动开关位于旋转盖的侧旁,该旋转盖的周缘向外至少凸设有两档位,该两档位随旋转盖同步转动而先后与微动开关抵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叶轮为双面叶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虎邦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虎邦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10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