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色木材脱色罐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1067.9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6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常德龙;黄琳;黄文豪;胡伟华;李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B27K5/02 | 分类号: | B27K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木材 脱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材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变色的木材进行脱色或者漂白处理的变色木材脱色罐。
背景技术:
木材天然美丽的纹理、优雅的色泽是使其在建筑、家具得以广泛应用的一个主要原因,许多用户喜欢使用明快、无缺陷的木材。木材颜色不仅是木材表面视觉物理量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是评价木材质量并决定木材产品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木材的加工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木材颜色也是短周期速生人工用材林木材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色度学指标直接关系到木材表观质量,影响木材使用价值及利用率。但是,一些化学、生物物质及环境因子可导致木材变色,减少表面观赏价值,有时还影响到木材的结构、强度。木材变色一直困绕着木材加工企业和用户,人们想方设法脱出变色木材颜色。
目前处理木材变色主要采用化学法去除,即用化学药液浸泡木材,使木材中变色的物质溶出或者使木材的变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减轻或者去除木材色斑。由于生产上没有专业的容器,生产企业多采用自建水泥池子或用塑料桶等进行浸泡,因设备简陋,自动化控制缺失,封闭效果差,化学药液多有蒸发或散失,药液有效成分降低,木材脱色效果不好,迫使企业采用高浓度药液处理,加大了化学药品损耗,增加了生产成本,增大了企业及用户负担,降低了企业利润。为此开发设计专用木材脱色设备,采用标准、规范化处理是一种有效的节能减排之路。
据了解印染、纺织行业用的亚氯酸钠漂白罐,该罐只是对罐盖顶端进行重点特别设计,使之容易开关,缩短开关时间,提高效率,而对化学药液反应进程、温度、压力等,尤其是对于亚氯酸钠在反应中释放的气体不做控制,不能有效监控漂白液释放进程,一则容易造成药品浪费,二则容易造成内部气体压力过大产生安全隐患。另外,工艺管放在侧壁,气体因比重低迅速上浮,不能迅速在液体中均匀扩散,漂白效果不好。该亚氯酸钠漂白罐没有加温与冷却控制装置,不能很好控制化学反应进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木材脱色存在着缺少专用设备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于变色木材脱色工艺、处理既节省能源又保证脱色效果好的变色木材脱色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变色木材脱色罐,它包括罐体、与罐体密闭组合的罐盖;其中罐体内设置一隔板将罐体内腔分为上下两腔,下腔为盛放化学药液的化学气体发生腔,上腔为盛入水和木材的脱色腔,上下两腔通过穿过隔板的竖管连通,在罐体上腔内设有排气的工艺管,工艺管与竖管连通,在罐体下腔内底部周围设有夹层,夹层内设置有自动温控电加热器和循环加热介质。
所述竖管至少为两根与工艺管连通。
所述工艺管呈圆形或方形布置。
所述工艺管还可以为多根并排或交叉网状结构。
所述竖管内均设置有自动气体排放阀。
所述罐盖为压力锅盖式的罐盖盖紧或旋紧在罐体上。
所述罐盖采用偏心把手锁紧在罐体上。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自动控温、自动释放气体,便于很好控制化学脱色物质反应进程,提高化学脱色效率,为木材加工企业提供便利快捷的脱色手段及专用设备,使脱色处理既节省能源又保证脱色效果好,并降低对大气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可以看出:它包括罐体2、与罐体2密闭组合的罐盖1,其罐体2内设置一隔板将罐体内腔分为上下两腔,下腔为盛放化学药液9的化学气体发生腔,上腔为盛水10和木材的脱色腔,上下两腔通过穿过隔板的竖管5连通,在罐体上腔内设有排气的工艺管3,工艺管3与竖管5连通,在罐体下腔内底部周围设有夹层7,夹层内设置有自动温控电加热器6和循环加热介质8。
由图1还可以看出:所述竖管5为两根,工艺管3为一根,工艺管3横放且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竖管5端头。
由图1还可以看出:所述两根竖管5内均设置有自动气体排放阀4。
由图1还可以看出:所述罐盖1为压力锅盖式的罐盖盖紧或旋紧在罐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未经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10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