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装配效率和可靠性的管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1085.7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7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陆剑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剑安 |
主分类号: | F16L47/16 | 分类号: | F16L47/16;F16L43/00;F16L2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装配 效率 可靠性 管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装配效率和可靠性的管接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PVC、PVC-U及PE管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以及城市管路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给排水中被广泛使用。鉴于管体本身的外形为圆形,与之相配合使用的管接头有内圆形孔,管体插入管接头中再通过焊接实施连接,管接头可以实施管体之间的连接之外还可以实施与龙头等部件的连接。管接头有对接异径、对接异径或等径三通、对接堵头、对接弯头以及承插内、外牙弯头等。接头的外壁通常为圆柱形或相贯的圆柱形,这样,在管接头与管体或相应部件装配时,通常需要相固定住管接头,而由于管接头的圆形外壁难以使用相应工具固定,这样安装工序就十分耗时且安装是否到位难以确定,严重影响装配的质量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装配效率和可靠性的管接头,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管接头的圆形外壁难以使用相应工具固定,安装工序十分耗时且安装是否到位难以确定,严重影响装配的质量和可靠性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提高装配效率和可靠性的管接头,包括接头,所述接头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平面,第一平面平行于管体的轴心;相互平行的平面有两对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相邻平面之间有过渡圆弧面,相互平行的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相邻平面之间过渡弧面的直径;相互平行的平面为两对且相邻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彼此垂直,相邻平面之间的过渡弧面的直径相等,相互平行的平面之间的距离等于过渡弧面的直径;所述接头内嵌有螺纹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装配过程中,可以用固定扳手或称呆板手等工具固定住所述的管接头上的相互平行的平面,这样就可以方便地插入管件或拧动龙头等部件,能有效地提高安装效率,同时也保证了装配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了设备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提高装配效率和可靠性的管接头的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提高装配效率和可靠性的管接头的弯头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提高装配效率和可靠性的管接头的异径直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提高装配效率和可靠性的管接头的异径直通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提高装配效率和可靠性的管接头的承插内牙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提高装配效率和可靠性的管接头的承插内牙弯头的仰视图。
图中:
1、接头;2、第一平面;3、第二平面;4、过渡弧面;5、第三平面;6、第四平面;7、锥面;8、螺纹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提高装配效率和可靠性的管接头,包括接头1,所述接头1的外壁上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2,第一平面2平行于管体的轴心,用呆扳手或活动扳手可以方便地卡住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2,呆扳手或活扳手与第一平面2配合将会限制管接头绕轴心任意转动,再转动其他管件或部件可以实现管路的连接;相互平行的平面有两对,第一平面2和第二平面3,相邻平面之间有过渡圆弧面4,相互平行的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相邻平面之间过渡弧面4的直径;相互平行的平面为两对且相邻平面第一平面2和第二平面3彼此垂直,相邻平面之间的过渡弧面4的直径相等,相互平行的平面之间的距离等于过渡弧面4的直径,这样在保证管壁厚度的前提下形成相互平行的平面,既节约了材料又确保装配效率的提高。
图1、2中的弯头结构是用来连接等径管体的,使管体成垂直状布置,接头的两侧部位设置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2,图1中的第一平面2处在中部,在图2中,第一平面2位于两侧;另一对相互平行的第二平面3分别处在弯头的外弯和内弯处,相邻的第一平面2与第二平面3彼此垂直,如图2,第一平面2与第二平面3可以沿弯头的一端端口延伸到另一端口处。外管处的第二平面3,在中段部位可以以弧面与两端顺延过渡,如图1中,内侧弯部位,则可采用两个彼此垂直的第二平面3直接相交过渡。
图3、4为异径直通的结构,在小直径接头端,设置相互平行的平面有两对第一平面2与第二平面3,两者之间有过渡弧面4;在大直径接头端,设置相互平行的平面有两对第三平面5与第四平面6,两者之间有过渡弧面4,在大、小直径街头段之间有锥面7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剑安,未经陆剑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1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电阻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线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