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坩埚无烟煤样品搅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2431.3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8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班书昊;李晓艳;蒋学东;华同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9/10 | 分类号: | B01F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坩埚 无烟煤 样品 搅拌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烟煤样品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能同时实现双坩埚的无烟煤样品的均匀搅拌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国内大多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微量粉末混合:一手拿坩埚,另一手拿搅拌丝,并转动坩埚与搅拌丝,同时进行45度倾斜搅拌混合;个别公司采用单坩埚搅拌设备,至于双坩埚搅拌设备,国内没有,国外也很少见。手工操作或单坩埚搅拌,搅拌时间太长,工人劳动强度大,搅拌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节约无烟煤样品制备时间,提高样品的均匀性,改善实验人员的工作环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坩埚无烟煤样品搅拌设备。整个搅拌设备采用双坩埚结构,同时进行搅拌,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搅拌或单坩埚搅拌器,节约了搅拌时间,降低了实验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无烟煤样品的品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整台设备包括双坩埚装置、双搅拌丝、摆动装置和相应的动力设备。摆动装置由主电机带动,由齿轮带动双坩埚装置在空间进行45度左右对称摆动。两份无烟煤样品放置在两个坩埚中,双坩埚能同时还绕自身轴线进行顺时针低速旋转,双搅拌丝分别在双坩埚内逆时针高速旋转,依靠转速差有效保证了无烟煤样品混合的均匀性。
本发明包括底板、两个支杆模块、摆动模块、两个坩埚旋转模块和两个搅拌丝旋转模块。
两个支杆模块的对应部件处于同一平面位置且相互平行。下面说明其中一个支杆模块的详细技术方案,支杆模块包括上支杆、下支杆、上连接板、中连接板、下连接板、上支架、中支架、下支架。其中,上支杆的下端设置在下支杆内;上支架、中支架、下支架,分别连接上连接板、中连接板、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固定在上支杆上,中连接板固定在下支杆的中部,下连接板固定在下支杆的下部,下支杆分别固定在在从动轴上。
摆动模块包括偏置电机、电机支撑柱、主动轴、两个主动齿轮、主动轴左支架、主动轴右支架、主动轴套筒、两个从动轴左支架、两个从动轴、两个从动齿轮、两个从动轴套筒。两个从动轴左支架、两个从动轴、两个从动齿轮、两个从动轴套筒处于同一平面位置且相互平行。在底板上设置主动轴左支架、主动轴右支架、从动轴左支架、两个从动轴右支架。偏置电机通过电机支撑柱固定在主动轴右支架上;主动轴右端穿过主动轴右支架并与偏置电机的电机轴相连,左端设置在主动轴左支架中;主动轴套筒安装在主动轴上,右端接触主动轴右支架,左端接触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安装在主动轴上,并与两个从动齿轮分别相啮合;两个从动齿轮分别安装在两个从动轴上,两个从动轴的右端分别设置在两个从动轴右支架内,两个从动轴左端分别设置在两个从动轴左支架内。两个从动轴套筒分别安装在两个从动轴上,从动轴套筒在从动齿轮和从动轴右支架之间,从动轴套筒从动齿轮和从动轴右支架之间。
两个坩埚旋转模块的对应部件处于同一平面位置且相互平行。下面说明其中一个坩埚旋转模块的详细技术方案,坩埚旋转模块包括坩埚电机、转轴、坩埚、坩埚固定套、紧固螺母。坩埚电机分别固定在下支架上,并与转轴相连;转轴的上部连接坩埚固定套,坩埚固定套里面设置坩埚,外面连接紧固螺母。
两个搅拌丝旋转模块的对应部件处于同一平面位置且相互平行。下面说明其中一个搅拌丝旋转模块的详细技术方案,搅拌丝旋转模块包括搅拌电机、橡胶套、搅拌丝。搅拌电机设置在上支架上,橡胶套套在搅拌电机的电机轴上;搅拌丝上端连接搅拌电机的电机轴,下端分别设置在坩埚内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改变传统的人工测量烟煤粘结指数的方法,减少人为误差,实现全自动测量。所有测量数据采用电脑自动化输出显示,有效防止了部分实验数据被篡改,增加了实验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及保证了试验数据的重现性与稳定性。相对于传统的手工搅拌方式,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克服了人工混合不均匀性的缺点;相对于单坩埚搅拌器,可以同时进行两份无烟煤样品的搅拌,搅拌时间大大节约。为后续试验(无烟煤粘结指数测试试验)提供了更为方便、可靠的实验样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双坩埚无烟煤样品搅拌设备主视图。
图2是双坩埚无烟煤样品搅拌设备俯视图。
图3是双坩埚无烟煤样品搅拌设备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24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