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缸背压及快速泄压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2441.7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1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波;阮长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00 | 分类号: | F15B15/00;F15B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廖平 |
地址: | 5103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缸 快速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缸背压及快速泄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射出成型机械是通过模塑方法制造产品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一般由锁模机构、注射机构及液压电气系统等部分组成。其注射机构的机械设计,国内外厂商现在大都采用同轴对称布置,即注射油缸对称分布于螺杆两侧,螺杆与熔胶马达同轴且通过传动装置联动。正常生产中,因螺杆与注射油缸活塞杆轴向移动为同步进行,螺杆背压由溢流阀控制注射油缸回油实现。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液压控制装置控制的同轴对称分布方式注射机构,此种液压控制装置,可以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缺陷:
当压力阀控制的油缸有杆腔与无杆腔容积差别悬殊,则活塞杆作轴向移动时,两腔泄油量差别巨大。选用控制阀时,通流量大则位置可控性不好,通流量较小则严重影响活塞杆缩回速度。
各方向阀处中位时,注射油缸内腔处于封闭状态;若因需加热料筒而射嘴或流道处于封闭状态时,则料筒内胶料因加热膨胀导致螺杆向马达方向后退。因螺杆与注射油缸活塞杆轴向移动为同步进行而注射油缸内腔此时处于封闭状态,注射缸内液压油会破坏注射油缸密封装置。
压力阀直接控制注射注缸回油,压力阀通流量须能满足注射油缸泄油要求,不利于实现大流量下的高精度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液压缸背压及快速泄压控制装置,其控制精度高,且具备元件安全保护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液压缸背压及快速泄压控制装置,包括,
供油装置;
溢流型插装阀,其LB端口与供油装置导通连接、LA端口与液压缸组的第一工作端口导通连接;
主油路方向控制阀,其回油口与所述供油装置导通连接、其第一工作端口与所述溢流型插装阀的LA端口和液压缸组第一工作端口的连接处导通连接、其第二工作端口与液压缸组的第二工作端口导通连接;
单向阀,其输入端与主油路方向控制阀的回油口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工作端口连接;
压控模块,连接在所述溢流型插装阀的LX端口与所述供油装置之间。
所述压控模块包括一油路控制模块、以及一安全防护溢流阀。
所述安全防护溢流阀的输入端与所述溢流型插装阀的LX端口导通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供油装置导通连接。
所述油路控制模块包括一控制油路方向阀以及一背压调整溢流阀。
所述控制油路方向阀的进油端口与所述溢流型插装阀的LX端口导通连接、其第二工作端口与供油装置导通连接,所述背压调整溢流阀导通连接在所述控制油路方向阀的回油端口和第一工作端口之间,且所述背压调整溢流阀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油路方向阀的第一工作端口导通连接。
本发明所阐述的液压缸背压及快速泄压控制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对液压缸背压控制非常灵活,可采用多精度等级液压阀任意组合,容易实现高精度、大流量控制;液压缸背压控制和安全防护功能分开,任何时间均有良好的安全防护功能;适应性更强,可用于多种结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液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液压缸背压及快速泄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控制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种液压缸背压及快速泄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液压缸背压及快速泄压控制装置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24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密封电器防护装置
- 下一篇:电路板叠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