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扩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2537.3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0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望东;孙克展;周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9/00 | 分类号: | A61M2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张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的扩张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肛肠外科做检查、诊断或手术治疗时,需要先将肛门撑开,然后再放入其他用于检查或治疗的外科器械。目前常用的撑开肛门的外科器械是扩张器座,包括一个圆筒型的本体和位于本体尾部的施力宽边,其刚性的圆筒型本体可将肛门撑开,而圆筒体内的中空部分则构成其他外科器械进入病人体内的通道。使用时,将扩张器座的本体由其前端慢慢插入肛门直至肛管,由于扩张器座的圆筒型本体的直径通常比较大(一般达三十多毫米),因此扩张器座不容易进入肛门。现有的通常做法是医生会先将手指插入病人肛门,然后两手用力向外撑开,再将扩张器座插入肛门。由于医生用手指预扩肛门的时候,经常会因为瞬间用力过大而损伤病人的肛门括约肌,造成肛裂,使病人受到不应有的伤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逐步扩肛、从而能够避免肛裂的扩张器。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扩张器,用于肛门及肛管的扩张,包括中空的圆台形的引导盘及至少两个扩张片,所述扩张片包括圆弧形外周面结构的本体及外扩的宽边,所述宽边连接于所述本体的近端,且所述宽边的底部通过一连接机构径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引导盘的外表面,所述扩张片本体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引导盘的轴线,从而使得所述扩张器可选择性地处于两种状态,
a)收缩状态:所述本体聚拢于所述引导盘的远端,形成中空的柱形结构;
b)扩张状态:所述本体分散于所述引导盘的近端,且此时的本体的外轮廓所围设的圆柱体的直径大于收缩状态时本体的外轮廓所围设的圆柱体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扩张片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引导盘的外表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径向设置于所述宽边底部的T型的导向块及径向设置于所述引导盘的外表面、并与所述导向块相配合的T型的滑槽;所述导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导向块的长度小于所述滑槽的长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远端设置有一用于限制所述导向块滑动的台阶。
更进一步地,所述扩张片包括至少一组第一扩张片及至少一组第二扩张片,且所述第一扩张片和第二扩张片交错分布;所述第一扩张片包括第一本体、第一宽边及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二扩张片包括第二本体、第二宽边及第二导向块;所述引导盘上分别对称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块、第二导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从而使得所述扩张器可选择性地处于两种状态,
a)收缩状态: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均聚拢于所述引导盘的远端,所述第一本体形成中空的第一柱形结构,所述第二本体形成中空的第二柱形结构,且所述第二柱形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柱形结构的内部;
b)扩张状态: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均分布于所述引导盘的近端,且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共同形成中空的柱形结构。
更进一步地,包括三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扩张片及三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扩张片,且所述第一扩张片和第二扩张片交错分布。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宽度,且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矩型或者梯型的用于进行手术观察或手术治疗的窗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可以使得病人的肛门及肛管逐渐地、可控制地增大,使得肛门括约肌逐渐适应扩张器本体所撑开的幅度,从而能够避免肛裂现象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本发明将预扩肛及扩肛一体化设计,使得产品的使用更加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扩张器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扩张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扩张器处于扩张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的扩张器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扩张器的爆炸图;
图6是图5中的扩张器的主视图;
图7是图5中的扩张器的立体图。
图中:
1第一扩张片 11第一本体 12第一宽边
13窗口 14第一导向块 2第二扩张片
21第二本体 22第二宽边 23第二导向块
3引导盘 31第一滑槽 32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25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