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线配筋T梁的光纤Bragg光栅应力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2804.7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2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川;孟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24 | 分类号: | G01L1/24;G01B11/16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93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线 光纤 bragg 光栅 应力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线配筋T梁的应力测量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测量折线配筋T梁钢绞线的锚固端总体拉拔力及梁内混凝土的应力、应变的光纤Bragg光栅的分布式测量方法。属光电子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T形截面梁在中、小跨径公路桥梁中应用较为广泛,桥梁工程T梁采用折线配筋可以使接近锚固端的部分混凝土受预剪力的作用,不但控制梁端斜裂缝的出现,而且可以使结构外载荷先抵消混凝土预应力,该预应力由锚头锚板施加,可间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
在混凝土内部,钢绞线张拉预加应力后,因为摩擦损失和横向应力分散,各部分混凝土的应力分布并不均匀,如在较大跨度和非圆润弯曲和非对称形态结构构件中,各部位混凝土受力状态可能有较大差别。当混凝土拉压应变超越极限破坏载荷下,混凝土拉应变230、压应变1700的极限应变后混凝土就会开裂。一般地,纵向受拉预应力筋最大应变变化不小于3.5%,由于其测量范围太大,无法将光纤Bragg光栅直接粘贴在钢绞线上。
与本专利最接近的材料是王中仓撰写的“鄄城黄河大桥钢绞线张拉及放张过程施工监测”《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28期,69~70。其中,利用电阻应变片获取混凝土内单根钢绞线的张拉应力。由于预应力钢绞线的整体拉拔力由外露端钢绞线由夹片施加给锚板,其方法只能反映单根局部应力应变,不能完全反应钢绞线整体拉拔力大小。电阻应变片属于相对测量法,获取的是被测参量的变化量,难以实现长期稳定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光纤Bragg光栅提供一种测量折线配筋T梁钢绞线的锚固端总体拉拔力及梁内混凝土的应力、应变的测量方法。
实现本发明专利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各束钢绞线外露锚固端,总体拉拔力由卡片夹紧钢绞线施加给圆形锚板;预应力钢绞线的轴力峰值在端头锚板处,将光纤Bragg光栅粘贴在锚板外表面,将锚板处的应变量转换成光纤Bragg光栅的波长移位,光纤Bragg光栅通过光纤与信号处理装置连接,利用信号处理装置的解调仪得出光纤Bragg光栅中心波长的移位值;锚头部位钢绞 线总体拉拔力测量和混凝土内配筋钢绞线折线起始点,过弯曲线中点,过弯曲线终点,预制T梁中点处的混凝土应变量测量。
将锚板(23)经紧固孔(24)紧固在混凝土梁上,锚头部位钢绞线(26)整体拉拔力由夹片(22)传递给带圆孔的圆柱形锚板(23),将1只光纤Bragg光栅(21)沿轴向粘贴于圆形锚板外壁上,光纤Bragg光栅(21)信号再通过光纤(27)引出测量总体拉拔力,锚板轴向受力产生微小变形,该应变被粘贴在其外壁上的光纤Bragg光栅(21)所测量。
梁内混凝土的应力、应变的测量选择混凝土配筋应力损失较重要的4个测点,光纤光栅(31)粘贴于开孔内管(32),开孔内管(32)通过螺纹利用法兰与外管(33)连接,外管紧固于波纹管(35)内的混凝土,传感器由钢绞线(35)牵引至测点;当混凝土预制T梁受到载荷作用时,混凝土产生微小变形,该变形量被4个应变传感结构的光纤Bragg光栅所测量。
工作原理是,在锚头部位总体拉拔力由卡片夹紧钢绞线施加给圆形锚板。预应力钢绞线的轴力峰值在端头锚板处,当钢绞线总体拉拔力发生变化时引起粘贴在圆形锚盘外壁上的光纤Bragg光栅的Bragg波长产生移位。在T梁混凝土内部,将应变传感结构牵引至配筋过弯位置,用混凝土灌浆浇注在波纹管内。混凝土受到荷载作用产生拉压应变,该应变量被粘贴在应变传感结构内管上的光纤Bragg光栅所测量。
本发明专利的数学模型如下:
(1)折线配筋外露端锚板总体拉拔力的测量
当折线配筋钢绞线在混凝土结构体受轴向拉、压力时,将力传递给圆形锚板,其所受压应力为:
式中,A为圆形锚板的截面积。根据胡克定律,轴向拉力σ与弹性体应变ε的关系为可表示为:
σ=Eε (2)
式(2)中,E为圆形锚板的弹性模量。将(2)式代入(1)式可得拉拔力为:
F=EAε (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28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