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弧炉电极横臂旋转轴承润滑脂的更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3156.7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2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姜崎伍;王建峰;章新东;李刚;邝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钢城集团瑞钢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33/00 | 分类号: | F16N33/00;F16N7/3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7005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弧炉 电极 旋转 轴承 润滑脂 更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弧炉电极横臂旋转轴承润滑脂的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电弧炉电极横臂旋转轴承属于回转轴承,其安装在炉体横臂下端。旋转轴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由于润滑脂硬化或者轴承缺油而导致旋转不畅甚至无法旋转。此时就需要对旋转轴承的润滑脂进行更换,现有的更换方法一般是:一、拆除水冷电缆、电极横臂、大臂、轴承罩、旋转轴承;二、把加了高温润滑脂的新轴承安装好;三、安装轴承罩、大臂、电极横臂、水冷电缆。由于拆卸工作量大,因此处理时间长,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时间短、劳动强度小的电弧炉电极横臂旋转轴承润滑脂的更换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弧炉电极横臂旋转轴承润滑脂的更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管道将泵和旋转轴承外圈的至少一个注油孔连通;2)、开启泵,将有机溶剂储罐内用于溶解润滑脂的有机溶剂经管道和旋转轴承外圈注油孔泵入旋转轴承内,当旋转轴承内的润滑脂被有机溶剂溶解、冲刷完全后,停止泵;3)、风干旋转轴承;4)、拆卸旋转轴承外圈注油孔和管道的连接,通过旋转轴承外圈的各注油孔将新的润滑脂注入旋转轴承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3)中,首先拆卸泵和管道的连接,然后通过管道连通旋转轴承外圈注油孔和压缩空气气源,通过压缩空气风干旋转轴承。
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通过管道将泵和旋转轴承外圈的所有注油孔连通。
进一步的,在步骤2)和步骤3)中,电极横臂均左右摆动。
进一步的,在旋转轴承下方设置回收有机溶剂的集液盘,并通过带过滤器的管道将集液盘和有机溶剂储罐连通,在步骤2)中有机溶剂循环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有机溶剂为煤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泵将有机溶剂直接送入旋转轴承内,有机溶剂能溶解润滑脂,同时对润滑脂存在冲刷作用,因此无需拆卸就能有效去除和清洗旋转轴承内已硬化的润滑脂,整个更换过程,只需连接管道和开关泵,因此劳动强度低、处理时间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电弧炉电极横臂旋转轴承润滑脂的更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管道将泵和旋转轴承外圈的至少一个注油孔连通;2)、开启泵,将有机溶剂储罐内用于溶解润滑脂的有机溶剂经管道和旋转轴承外圈注油孔泵入旋转轴承内,当旋转轴承内的润滑脂被有机溶剂溶解、冲刷完全后,停止泵;3)、风干旋转轴承;4)、拆卸旋转轴承外圈注油孔和管道的连接,通过旋转轴承外圈的各注油孔将新的润滑脂注入旋转轴承内。
通过泵将有机溶剂直接送入旋转轴承内,有机溶剂能溶解润滑脂,同时对润滑脂存在冲刷作用,因此无需拆卸就能有效去除和清洗旋转轴承内已硬化的润滑脂,整个更换过程,只需连接管道和开关泵,因此劳动强度低、处理时间短。
上述风干过程可以采用自然风干,但为了加速风干过程,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3)中,首先拆卸泵和管道的连接,然后通过管道连通旋转轴承外圈注油孔和压缩空气气源,通过压缩空气风干旋转轴承。
在只通过一个注油孔注入有机溶剂时,需要转动旋转轴承,以保证整个轴承的清洗以及之后的风干。因此,为了缩短清洗、风干时间,保证清洗、风干效果,在步骤1)中通过管道将泵和旋转轴承外圈的所有注油孔连通。
在轴承不动时,滚珠和内外圈之间接触位置恒定,因此存在清洗的死角,为了保证有机溶剂对旋转轴承的无死角清洗,进一步的,在步骤2)和步骤3)中,电极横臂均左右摆动。该摆动的摆动幅度小,能减轻在无润滑脂条件下干摩擦造成的磨损。
为了降低有机溶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在旋转轴承下方设置回收有机溶剂的集液盘,并通过带过滤器的管道将集液盘和有机溶剂储罐连通,在步骤2)中有机溶剂循环使用。
有机溶剂可以是煤油、石油醚类、清洗剂类等,可以根据具体的润滑脂进行选择。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有机溶剂为煤油,煤油适应范围广、来源广,采购成本低,且不侵蚀钢件。
有机溶剂泵送的流量和压力可以根据有机溶剂的种类、润滑脂的种类、润滑脂的硬化程度、轴承的结构等进行选择,同时受泵性能的限制。总的来说,压力越大、流量越大、冲刷效果越好、有机溶剂用量越大;压力越小、流量越小、溶解效果越好、有机溶剂用量越小。冲刷效果随着与注油孔距离的增大迅速弱化,容易造成清洗的死区。因此选择时,最好能平衡冲刷和溶解,以获得最好的清洗效果和最短的清洗时间;也可以在开始时选择大压力、大流量进行冲刷,后期采用小压力、小流量对死区进行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钢城集团瑞钢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钢城集团瑞钢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3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镀挂具辅助调整治具
- 下一篇:飞点控制系统及飞点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