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铑-碳氢电解池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3356.2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5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8 | 分类号: | G01N27/28;G01N2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氢 电解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库仑分析仪器用电解池,具体讲是测量煤、油、土壤、水泥等各种物料中的水分、氢及碳含量的铑-碳氢电解池。
背景技术
碳和氢两元素含量是评价石油、煤碳及其它物料的重要指标,对于了解煤、油及其产品的变质性质以及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煤碳和油品中准确测出氢含量高低,可直接用于计算出低位和净发热量的大小。
经典的测量方法有吸收法测定碳氢,属于化学法,用于该方法的设备庞大,操作费时费力,计算麻烦,试剂用量大,能源消耗高,不利于低碳、环保。利用仪器法即微库仑法测定各种物料中的碳和氢含量,可解决以上的一些问题。在利用微库仑法测定碳氢含量时,电解池是分析过程中的核心部件,急需研究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测定快速、准确,用于微库仑法测定碳氢含量的铑-碳氢电解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铑-碳氢电解池,其改进之处是主要由池体、铑丝和散热套构成,所述池体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铑丝有两根,表面有五氧化二磷涂膜,平行螺旋式缠绕于池体内壁,互不相连,散热套装在池体外围,两端分别有进、出水口。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五氧化二磷涂膜为磷酸和丙酮的混合膜,其中磷酸所占重量百分比为25%~35%,其余为丙酮;所述铑丝分别与池体外的电解正、负极相连;所述玻璃管内径5~6mm,壁厚1.5~2mm,总长度为150~180mm;所述铑丝直径0.4~0.6mm,每根铑丝长度1.12~1.5m,两根铑丝之间的间距0.3~0.6mm;所述散热套外径20~24mm,与池体密封连接。
本发明主要由玻璃管、铑丝和散热套组成,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时,先将样品在氧气流中经高温燃烧成为样品气,样品中的氢燃烧后生成水,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用载气使样品气通入电解池,样品气中所含水份在池中被五氧化二磷吸收,生成偏磷酸:
H2O+P2O5→2HPO3
通过电解发生如下反应:
阳极:2PO3--2e→P2O5+ O2↑
阴极:2H++2e→H2↑
随着电解的进行,偏磷酸越来越少,电解电流也随之下降,最低降至终点电流,表示电解结束。根据电解过程中所消耗的电量,由积分库仑仪计算出氢的含量。需要同时测定碳含量时,将含有二氧化碳的样品气经过装有氢氧化锂的转换管(现有装置)产生等量的水:
CO2+2LiOH→Li2CO3+H2O
再通入第二只电解池进行电解,同样原理,可计算出碳的含量。利用该电解池测定样品中碳氢含量,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测定迅速,节约成本。而且电解池中的铑丝稳定性好,加之池体外有散热套,避免反应中温度升高影响电解过程,从而保证测量的准确可靠,提高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铑-碳氢电解池主要由池体1、铑丝2和散热套3构成,池体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铑丝有两根,互不相连,平行螺旋式缠绕贴紧于池体内壁,表面有五氧化二磷涂膜,膜中所含磷酸和丙酮的重量比为3:7,铑丝穿过玻璃管壁,分别与正、负极4和5相连。本例中,玻璃管内径6mm,壁厚2mm,总长(含出气口)180mm,铑丝直径0.5mm,每根铑丝长1.5m,两根铑丝的间距0.5mm,散热套外径24mm,与池体结合处有密封圈,散热套两端分别有进、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33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