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外网络资源的共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3797.2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5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杰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外 网络资源 共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资源共享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内外网络的资源共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各个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但由于有不法分子的存在,病毒、黑客入侵,造成网络的瘫痪,损失惨重。一台计算机终端兼用二网,即连接在局域网或专网时(内网),又在上因特网(外网)的现象普遍存在,对内网的安全性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公安部明文规定:内部网(局域网)与公网(因特网)必须用物理隔开,否则不得上公网(因特网)。
处于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的考虑,进行内外网络的物理隔离,使得内网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但是这样却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内网和外网之间无法进行资源共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外网络的资源共享方法,通过计算机视频信号的单向传输在物理隔离的网络之间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以RS-485等底层通信传输协议使内网用户能够对外网系统进行单向控制和操作,既保持原有网络之间物理隔离状态,又达到系统集成和共享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外网络的资源共享方法,用以使在不同网络中的计算机A与计算机B实现资源共享;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计算机A通过截取并远程传输计算机视频信号的方式与计算机B相连;
步骤B、将所述计算机A与计算机B通过串口进行直连;
步骤C、所述计算机A开启串口命令发送功能模块及视频接收功能模块;
步骤D、所述计算机B开启串口命令接收和解析功能模块;
步骤E、所述计算机A通过视频接收模块接收来自计算机B的视频,所述计算机B的共享资源将通过视频的方式共享给计算机A;
步骤F、所述计算机A针对来自计算机B的视频进行鼠标或键盘操作,通过串口命令发送模块将操作的动作转换为命令,并通过串口发送到计算机B:
步骤G、所述计算机B接到串口命令后通过串口命令接收和解析功能模块转换为相应的鼠标或键盘的操作,并以视频方式反馈操作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与所述计算机A在同一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由于其与计算机A网络互通,通过计算机A共享计算机B所在网络的资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计算机A、计算机B分别在不同内网、或分别在不同外网、或一个在内网另一个在外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计算机A的视频接收功能模块包括视频输入接口及视频接收显示模块,计算机B的显示器接口连接到计算机A的视频输入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B,中计算机A通过RS-485串行口与计算机B相连。连接计算机A与计算机B的串口仅处于单工工作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C中,串口命令发送功能模块为。RS-485串口命令发送功能模块;步骤D中,串口命令接收和解析功能模块为RS-485串口命令接收和解析功能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G中,通过计算机视频信号的方式反馈操作结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能够在各种信息资源共享时较好地解决网络安全保密问题,在网络会议系统的配合下还可以辅助进行实时视频指挥,应用方式多样,操作简便且成本低廉,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对于政府机关、部队、银行等部门,由于安全性的考虑,无法进行内外网络的互联,也就无法进行方便的资源共享。通过本发明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能够在保持网络之间物理隔离状态不变的情况下,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共享的矛盾,使从各类网络获取信息的同时,有效杜绝各类黑客软件和病毒程序的攻击。
另一种应用体现在当出现技术故障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故障设备的画面通过临时搭建的网络传回到技术保障机构,由技术专家进行分析判断并指导现场保障人员排除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杰,未经周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37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饰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光伏模块的背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