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站和有线网络互连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3904.1 | 申请日: | 200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8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郑若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92/02 | 分类号: | H04W92/02;H04B1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有线 网络 互连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和有线网络互连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以IP为首的分组网络,包括公共INTERNET/企业INTRANET/社区宽带接入网正得到飞速发展,具有成本低、接口丰富、带宽大、可以提供端到端的应用的特点。IP技术作为广域网连接技术在全球范围得到普及,因此也给运营商提供了新的传输解决方案。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公共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这三大业务网络开始互相渗透。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因其良好的频带资源、覆盖范围和业务综合能力已经成为业界倍受瞩目的三网业务载体之一。
DOCSIS(HFC接入网络)是建立在有线电视同轴网基础上的双向交互式宽带网,它保留了传统的模拟传输方式,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同轴电缆资源,不需重新铺设配线网就可为用户提供电话、广播电视、视频点播、Internet接入、视频会议、数据等多种业务。因此,DOCSIS具有低成本、宽频带和多业务特性,它将成为解决最后1公里宽带接入的优选方案。DOCSIS是对双向交互式HFC接入网的CableLabs标准,PacketCable(分组电缆)标准是建立在DOCSIS的基础上的MSO(多业务运营商)宽带网络标准。
PacketCable分为HFC接入网络、用户驻地网和Managed IP Network(管理IP网络),基于HFC接入网络的PacketCable参考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省略了Managed IP Network中的网元。HFC接入网络和用户驻地网的主要网元包括:CMTS(电缆调制解调局端设备)、HFC/Cable Network(HFC传输网络)、CM(Cable 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多媒体终端适配器MTA(Multimedia Terminal Adapter,图中省略)等。其中,CMCI为用户驻地网中CPE(用户端设备)和CM的参考点;CMRFI为CM和H FC/CableNetwork间的参考点;CMTS-NSI为CMTS和Managed IP Network间的Ethernet Aggregation(以太网汇聚)参考点。
在MANAGED IP NETWORK和CPE间可仅采用二层网络桥接技术;也可采用IP三层路由技术。
FTTH(光纤到家庭)技术是目前通讯领域中的一项热点技术,但由于成本、技术和需求等方面的障碍,该技术至今还没有得到大规模地推广与发展。由于PON(无源光网络)技术的发展,FTTH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新设备、新的网络建设计划不断推出。
PON作为一种新兴的覆盖最后一公里的宽带接入技术,其在ODN不需要节点设备,只需安装一个简单的光分路器即可,因此具有节省光缆资源、带宽共享、节省机房投资、环境依赖程度低、设备安全性高、建网速度快、维护简单等优点。对于已开通FTTH的大楼可以很方便的得到传输资源,而且由于FTTH的高宽带性,是解决3G IP传输基站的有效补充手段,尤其对于那些高话务量地区往往也是FTTH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如高档写字楼和高档社区。
FTTH是FTTx(光纤接入网)发展的一种最终形式,FTTx的正式名称是光纤FITL(Fiber in the loop,用户环路)。根据ON U(光网络单元)的位置所在,FTTx分为FTTH、FTTB(光纤到大楼)和FTTC(光纤到路边)等几种情况。FTTx接入的高带宽能够更好地开展Triple Play(同时传输语音、数据与多媒体视频)的业务。FTTx主要采用PON的技术,现在主流的比较成熟的FTTx技术主要有两种:EPON(以太无源光网络)和GPON(千兆位无源光网络)。其中EPON是2001年推出的技术,GPON标准于2003年1月被ITU(国际电信联盟)通过。
FTTx网络的基本网络架构如图2所示。FTTx网络中OAN(光接入网)的网络参考架构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39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