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奥氏体不锈钢晶界特征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94071.0 申请日: 2010-12-17
公开(公告)号: CN102031344A 公开(公告)日: 2011-04-27
发明(设计)人: 杨森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21D1/09 分类号: C21D1/09;C21D1/18
代理公司: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代理人: 唐代盛
地址: 210094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控制 奥氏体 不锈钢 特征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控制奥氏体不锈钢表层组织技术,特别是一种控制奥氏体不锈钢晶界特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造成奥氏体不锈钢耐晶间腐蚀性能低下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奥氏体不锈钢极易敏化。而敏化将导致材料晶间腐蚀和晶间应力腐蚀的出现,最终导致构件的失效。晶界作为多晶材料的一个重要的结构特征对材料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许多现象(晶界扩散、析出、腐蚀)与晶界的结构密切相关。低能CSL晶界(特别是∑3)显现了对滑移、断裂、腐蚀和应力腐蚀裂纹、敏化和溶质偏析(平衡和非平衡)强烈的抑制作用,有的甚至是完全免疫的。低能CSL晶界在多晶材料中普遍存在,它的出现频率与材料的制备过程(例如:铸造、变形、再结晶和热处理)密切相关。而自由晶界(∑>29)由于具有高的能量和高的移动性,常成为裂纹生长的核心和裂纹扩展的通道,从而导致晶间腐蚀裂纹和晶间应力腐蚀裂纹的出现。日本东北大学材料系渡边忠雄教授在1984年提出了“晶界设计和控制”的概念。通过对晶界类型的设计和分布的控制,来对材料的性能,例如强度、韧性及耐腐蚀性能,进行优化和提高。随后加拿大材料科学家将此概念演绎为“晶界工程”。所谓的晶界工程(Grain Boundary Engineering)就是通过一定的热机械加工方法,来控制材料的晶界分布特征,特别是提高特殊晶界的比率,并使连续的自由晶界弥散化,从而达到控制和优化材料性能的目的。

目前,几乎所有研究者采用的都是预应变-退火或预应变-再结晶的热机械加工方法,而应变都是通过冷轧的方式引入。一方面该方法只适用于平板件,而对于不规则形状件以及零部件的修复并不适用。另外,该方法常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长时间地进行退火处理(大于72小时),极大地增加了能耗(Shimada M, Kokawa H, Wang ZJ, Sato YS, Karibe I, Acta Mater 2002, 50: 2331.)。

激光是一种可控性极强的高能密度热源,它为材料的加工和处理提供了其它常规手段无法实现的极端条件。与传统的表面强化工艺相比,激光表面处理具有易于控制、柔性高、无污染、原位作用等特点,因而自从其诞生以来被广泛用于材料的表面改性。激光冲击强化是利用高功率(109W/cm2)短脉冲(ns级)的激光辐射金属材料表面,使金属表面极薄层的金属汽化后形成高温高压的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急剧膨胀爆炸产生冲击波冲击材料表面使其发生塑性变形,在表面形成残余压应力,应力/应变层厚度可达1mm。该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提高材料的硬度、疲劳强度和耐磨损性能,但已有报道都是从激光冲击引起材料表层应力分布变化以及使材料晶粒细化的角度进行的,尚无采用激光冲击结合高温热处理控制材料晶界特征分布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奥氏体晶界特征分布的方法,从而提高奥氏体不锈钢耐晶间腐蚀性能,并能对奥氏体不锈钢构件进行原位修复。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控制奥氏体不锈钢晶界特征的方法,首先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预处理,将奥氏体不锈钢板切割为40×40mm的方块,并用砂纸逐级打磨到800#;然后将预处理好的材料置于激光加工工作台,调整激光器输出功率、脉宽、光斑大小和搭接率,对材料表面进行激光冲击处理;最后将激光冲击处理过的材料置于热处理炉中,保温后取出水淬,从而控制了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界特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能够提高奥氏体不锈钢耐晶间腐蚀性能,并能对奥氏体不锈钢构件进行原位修复。将经过本发明处理的材料制成标准金相试样,打磨、抛光、电解腐蚀后利用背散射衍射技术测试材料的晶界特征分布,组织中特殊晶界的比率可以达到74%以上;在相同的敏化条件下,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较原材料提高约2-3倍。图1(a)所示为原材料组织中晶界特征分布情况,其中特殊晶界(∑≤29)的比率为54.5%,图1(b)所示为经过上述方法处理的材料组织中晶界特征分布情况,其中特殊晶界的比率为78.4%,图中黑色线条代表高能自由晶界,灰色线条代表低能∑CSL晶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奥氏体不锈钢晶界特征分布示意图:(a)处理前(b)处理后。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40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