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电机的极对极连接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4334.8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7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L·马切耶夫斯基;M·马耶兹克;M·维贝;M·蒂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18 | 分类号: | H02K3/18;H02K3/51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琼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机 连接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发电机的极对极连接件(3、4、5),其包括至少两个弯曲的板条(11),这些板条将发电机的极(2a、2b、2c、2d)连接起来并且包括至少设置在板条间的膨胀接头,其特征在于:每个膨胀接头都具有U形的元件(12),这些U形元件从整块板件上被切出为所需的最终形状,并连接到弯曲板条(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对极连接件(3、4、5),其特征在于:U形元件(12)的爪(13)是不平行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对极连接件(3、4、5),其特征在于:U形元件(12)在其所在平面内的厚度是不恒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对极连接件(3、4、5),其特征在于:U形元件(12)上的弯曲区域(15)处的厚度小于其爪(13)处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对极连接件(3、4、5),其特征在于:在与U形元件(12)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平面内,U形元件(12)的厚度是恒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对极连接件(3、4、5),其特征在于:U形元件(12)的爪的端部被连接到弯曲板条(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对极连接件(3、4、5),其特征在于:连接件沿着圆周(18a)延伸,且面对着沿着平行间隔开的圆周(18b)延伸的至少另一个极对极连接件;沿着圆周(18a、18b)延伸的极对极连接件的U形元件(12)在轴向上延伸向另一圆周(18b、18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对极连接件(3、4、5),其特征在于:从不同圆周(18a、18b)延伸出的U形元件(12)具有相同的周向位置,且相互叠置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对极连接件(3、4、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叠置的U形元件(12)之间的绝缘层(1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极对极连接件(3、4、5),其特征在于:绝缘层(19)包括贯通的冷却孔(20)。
11.用于制造发电机上极对极连接件(3、4、5)的方法,其中的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弯曲的板条(11),弯曲板条将发电机的各个极(2a、2b、2c、2d)连接起来,且板条之间至少设置有膨胀接头,其特征在于:膨胀接头具有U形的元件(12),这些U形元件从整块板件上被切出为所需的最终形状,且被连接到弯曲板条(11)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爪(13)处将U形元件(12)连接到弯曲板条(11)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钎焊操作将U形元件(12)连接到弯曲板条(11)上,且在钎焊过程中,对U形元件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433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灯具
- 下一篇:厂房照明设备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