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翻板式车辆限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5168.3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9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华;曲振爱;侯明阳;吕胤鼎;熊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3/00 | 分类号: | B60T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昱彤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车辆 限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限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翻板式车辆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车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性能良好和可靠的制动系统可保证行车安全,避免交通事故;反之,很容易造成车毁人亡的恶性事故。制动性能的好坏还影响机动车动力性的发挥。因此,对机动车制动性能进行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能保障机动车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下安全行驶。
目前部分机动车没有前制动或者前制动力很少,因此在进行检测时机动车不稳定,可能随着滚筒的滚动而向前移动,所以需要一种车辆限位装置,在机动车进行检测时能够将机动车固定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翻板式车辆限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翻板式车辆限位装置主要包括翻板、大气缸、移动架、一对导轨、小气缸和锁止气缸。大气缸通过螺栓固定在移动架的底板上,大气缸的大气缸活塞通过大气缸活塞销与翻板活动联接,且翻板与移动架的顶板活动联接;移动架两侧的侧板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对应的导轨上;移动架的后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小气缸,小气缸的小气缸活塞经由所述后板的第一通孔伸出;移动架两侧的侧板的内壁上各固定联接有至少一个锁止气缸,锁止气缸的锁止气缸活塞经由侧板的第二通孔伸出且锁止气缸活塞的外端靠近该锁止气缸活塞的止动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工作时只需依次分别控制大气缸、小气缸、锁止气缸动作,结束后反向操作各气缸动作,即可完成一次测试,因此在操作上是非常简单和方便的,便于操作人员快速接受;
2)本发明在制造成本上节省,容易推广使用;
3)本发明由于大气缸提供驱动力作用在翻板上,使翻板由水平位置变为竖立位置,从而使车辆限位,不仅适用于两轮摩托车,也适用于三轮和四轮车,所以在适用范围上本发明更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翻板式车辆限位装置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翻板与大气缸活塞之间的联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左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翻板与移动架的顶板之间的联接关系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6的系左视图。
图中:1、翻板,2、翻板销,3、顶板销座,4、翻板销座,5、翻板销锁片,6、大气缸活塞销座,7、大气缸活塞销套,8、大气缸活塞销,9、大气缸活塞销锁片,10、大气缸活塞,11、移动架,12、大气缸,13、轴,14、轴承,15、导轨,16、小气缸,17、小气缸活塞,18、锁止气缸,19、小气缸活塞平垫,20、小气缸活塞螺帽,21、锁止气缸活塞,22、锁止气缸活塞固定块,23、止动块,24、底板,25、侧板,26、顶板,27、后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翻板式车辆限位装置主要由翻板1、大气缸12、移动架11、一对导轨15、小气缸16和锁止气缸18等部分组成。
大气缸12通过螺栓固定在移动架11的底板24上,从而为翻板1的翻转提供驱动力。如图2至图5所示,大气缸活塞销套7焊接在大气缸12的大气缸活塞10的外端,而大气缸活塞销8贯穿大气缸活塞销套7;大气缸活塞销8的两端对应穿过分别位于大气缸活塞销套7两侧的大气缸活塞销座6,而2个大气缸活塞销座6焊接在翻板1的下表面,并且,大气缸活塞销8的两端在其位于各大气缸活塞销座6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环型槽以用来安装大气缸活塞销锁片9,由此限定大气缸活塞销8的两端不能脱离大气缸活塞销座6,从而将大气缸12的大气缸活塞10和翻板1通过大气缸活塞销8活动联接,这样大气缸12提供的驱动力可以通过该联接作用在翻板1上。如图1和图2所示,翻板1设置在移动架11上方。如图1、图2、图6、图7和图8所示,翻板1上焊接有2个翻板销座4,与此对应,移动架11的顶板26焊接有2个顶板销座3,翻板销座4和顶板销座3之间通过翻板销2联接;并且在翻板销2上布置有翻板销锁片5以用来限定翻板销2;从而,翻板1和移动架11的顶板26之间通过翻板销2活动联接,这样,大气缸12提供的作用在翻板1上的驱动力可以通过该联接使翻板1做向上的翻转或向下的翻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51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万寿菊花中提取黄色素的方法
- 下一篇:智能液压无极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