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缸套的制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5544.9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9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岑启宏;蒋业华;周荣;范云鹰;崔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C23C24/1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93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制造 工艺 | ||
1.复合缸套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中碳调质钢或合金钢缸套的工作表面以激光熔敷技术生成梯度复合强化复合层,其具体工序如下:
A、用中碳调质钢或合金钢加工出缸套胚件(1);
B、装夹好缸套胚件,转动夹具;
C、在缸套的工作表面浇工业酒精初步清洗,再浇丙酮最终清洗;
D、开启气动送粉装置,气动输送打底层粉料到缸套的工作表面;
E、在缸套的工作表面用激光熔敷一层打底层(2);
F、气动输送表面层粉料到打底层(2)的表面上;
G、在打底层上(2)的表面上,用激光熔敷一层表面层(3);
H、机械加工出缸套要求的尺寸及粗糙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缸套夹具转动线速度为600mm/min。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打底层粉料是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粉,粒度为100~300目;所说的打底层(2)的熔敷厚度为1~3mm。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表面层粉料是1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粉,粒度为100~300目;所说的表面层(3)的熔敷厚度为2~4mm。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激光熔敷功率为3.5KW,带宽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55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盗贴
- 下一篇:直流线路无线防盗预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