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携式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5590.9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6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握持件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平板型电脑,若不置入提袋之中,并不利于长途携带。且,已知的平板型电脑在手持使用时,需用手指抓住平板型电脑的边缘,长时间握持将造成使用者手部的不舒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为了欲解决已知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以及一握持件。握持件连接该本体。该握持件包括一杆件、一连接件、一第一握持部以及一第二握持部。连接件连接该杆件以及该本体。第一握持部枢接该杆件,并于一第一方位与一第二方位之间枢转。第二握持部枢接该杆件,并于一第三方位与一第四方位之间枢转,其中,当该第一握持部位于该第一方位而该第二握持部位于该第三方位时,该第一握持部与该第二握持部迭合,当该第一握持部位于该第二方位而该第二握持部位于该第四方位时,该第一握持部与该第二握持部位于同一支撑面之上。
本发明之可携式电子装置便于长距离携带,方便握持,并可以作为支撑结构,以供本体(平板电脑本体)立置于支撑面上作为显示器。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迭合;
图1B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第一握持部与第二握持部展开;
图2显示连接件的细部构造;
图3A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之可携式电子装置被携带的情形;
图3B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之可携式电子装置置于支撑面上供使用者输入的情形;
图3C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手持使用情形;
图3D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之可携式电子装置置于支撑面上作为显示器的情形;
图4显示本发明之可携式电子装置之一实施例;
图5显示本发明之可携式电子装置之另一实施例;
图6A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可携式电子装置;
图6B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手转螺丝;以及
图7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之可携式电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A以及图1B,其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可携式电子装置(平板电脑)10,包括一本体(平板电脑本体)11以及一握持件100。握持件100连接该本体11。握持件100包括一第一握持部110、一第二握持部120、一杆件130以及一连接件140。连接件140连接该杆件130以及该本体11。第一握持部110枢接该杆件130,并于一第一方位(图1A)与一第二方位(图1B)之间枢转。第二握持部120枢接该杆件130,并于一第三方位(图1A)与一第四方位(图1B)之间枢转。当该第一握持部110位于该第一方位而该第二握持部120位于该第三方位时(图1A),该第一握持部110与该第二握持部120迭合。当该第一握持部110位于该第二方位而该第二握持部120位于该第四方位时(图1B),该第一握持部110与该第二握持部120之间的夹角约为180度。
该杆件130包括一第一端部131以及一第二端部132,该第一握持部110呈U字形,该第一握持部110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端部131以及该第二端部132,该第二握持部120呈U字形,该第二握持部120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端部131以及该第二端部132。
参照图2,该连接件140包括一第一枢接部141以及一第二枢接部142,该第一枢接部141绕一第一枢轴101旋转,该第二枢接部142绕一第二枢轴102旋转,该第一枢轴101与该第二枢轴102垂直,该第一枢接部141连接该本体11,透过该第一枢接部141以及该第二枢接部142,该本体11相对于该杆件130旋转。并且,透过该第二枢接部142,该第一枢接部141与该本体11相对于该杆件130旋转。杆件130上可更包括凸块133,用以限制该第一握持部110以及该第二握持部120的翻转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55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转换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紫外像增强器分辨力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