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爆热成像摄像仪用前端透明观察窗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6338.X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2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嵩;凡灼华;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裕华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4 | 分类号: | G01J5/04;G01J5/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 成像 摄像 前端 透明 观察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涉及防爆工业监控热成像仪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爆热成像摄像仪用前端透明观察窗。它使热成像仪应用在防爆工业监视摄像仪中,既能符合防爆标准中隔爆的特性,又能实现热成像所需的红外光线透明穿过。
背景技术
目前防爆摄像仪普遍隔爆形式,外壳要求全密封设计,自然光线透过防爆处理的透明体(如钢化玻璃),被内置摄像机采集,从而后续获得图像输出。新兴的热成像技术,也逐步应用到工业监视领域中来看,其前端成像原理与普通图像采集类似,但是受于普通光学玻璃会吸收红外线的限制,目前普遍采用锗玻璃用于热感摄像机的前方观察窗,但是锗玻璃的硬度及力学强度无法满足防爆标准中隔爆型的冲击试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爆热成像摄像仪用前端透明观察窗,它既能保证足够的红外线顺利透过,被热感应摄像机获取,又能阻挡和吸收一定的冲击力,以符合防爆标准。
实现上述目的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爆热成像摄像仪用前端透明观察窗,包括与摄像仪筒体固定连接的前罩,前罩的内孔台阶上由内往外依次安装有金属包覆垫、第二锗玻璃、第三橡胶垫、金属网孔板、第二橡胶垫、第一锗玻璃、第一橡胶垫、金属垫圈和玻璃压圈,玻璃压圈与前罩的内孔螺纹连接,且玻璃压圈内侧抵住在金属垫圈,金属垫圈压在第一橡胶垫上,第一橡胶垫压住第一锗玻璃,第一锗玻璃压住第二橡胶垫,第二橡胶垫压住金属网孔板,金属网孔板压住第三橡胶垫,第三橡胶垫压住第二锗玻璃,第二锗玻璃压住金属包覆垫,金属包覆垫压在前罩的隔爆面上。
金属网孔板的网孔为圆形孔。
金属网孔板的网孔为方孔。
实现上述目的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爆热成像摄像仪用前端透明观察窗,包括与摄像仪筒体固定连接的前罩,前罩的内孔台阶上由内往外依次安装有金属包覆垫、第二锗玻璃、第三橡胶垫、金属编织网孔层、第二橡胶垫、第一锗玻璃、第一橡胶垫、金属垫圈和玻璃压圈,玻璃压圈与前罩内孔螺纹连接,且玻璃压圈内侧抵住在金属垫圈,金属垫圈压在第一橡胶垫上,第一橡胶垫压住第一锗玻璃,第一锗玻璃压住第二橡胶垫,第二橡胶垫压住金属编织网孔层,金属编织网孔层压住第三橡胶垫,第三橡胶垫压住第二锗玻璃,第二锗玻璃压住金属包覆垫,金属包覆垫压在前罩的隔爆面上。
采用上述第一种技术方案后,鉴于热感应摄像机的工作原理特性,普通玻璃对红外线有吸收作用,而锗玻璃对红外线透明,但锗玻璃不具备钢化玻璃的抗冲击性能,因此在第二锗玻璃的外侧设置金属网孔板,网孔的大小和分布密度根据计算取得,既能保证足够的红外线顺利透过,被热感应摄像机获取,又能阻挡和吸收一定的冲击力,以符合防爆标准的冲击试验。同时该金属网孔板和锗玻璃之间有一缓冲垫圈,将两者的平面隔开而不接触,且由于金属网孔板的特定厚度,避免冲击试验时4焦耳冲击力造成形变过大而与锗玻璃接触。
采用上述另一种技术方案后,鉴于热感应摄像机的工作原理特性,普通玻璃对红外线有吸收作用,而锗玻璃对红外线透明,但锗玻璃不具备钢化玻璃的抗冲击性能,因此在第二锗玻璃的外侧设置金属编织网孔层,网孔的大小和分布密度根据计算取得,既能保证足够的红外线顺利透过,被热感应摄像机获取,又能阻挡和吸收一定的冲击力,以符合防爆标准的冲击试验。同时该金属编织网孔层和锗玻璃之间有一缓冲垫圈,将两者的平面隔开而不接触,且由于金属编织网孔层的特定厚度,避免冲击试验时4焦耳冲击力造成形变过大而与锗玻璃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金属网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金属网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金属编织网孔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裕华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裕华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63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坯机构
- 下一篇:一种塑料异形材多面共挤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