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PP、PS波叠前数据联合反演纵、横波阻抗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7138.6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9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符志国;李亚林;李忠;周阿波;吴战培;何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金杰;李晓林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p ps 波叠前 数据 联合 反演 阻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PP、PS波叠前数据联合反演纵、横波阻抗的方法,属于地质勘探或地震勘探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仅使用PP波反演获得的储层弹性参数与储层岩性、物性之间存在很强的多解性。随着PS波数据的获取,使用PS波反演获得的储层弹性参数,因S波不在流体中传播的特性,与PP波反演获得的储层弹性参数共同进行解释,提供了减弱储层弹性参数与储层岩性、物性之间多解性的可能,提高了储层的解释精度。然而,前人研究表明独立使用PP波或者PS波数据导出储层弹性参数的稳定性不好。于是,不同的学者开始采用各种办法来增加PP波或者PS波独立反演的稳定性。有的采用SVD方法;有的采用非线性近似;有的采用Bayesian理论;还有的采用基于模型的、有针对性的多种数据处理手段来提高PP波和PS波的数据精度。
与此同时,也有学者开始走同时使用PP、PS波联合反演储层弹性参数的道路。例如[1]Margrave,G.F.,Stewart,R.R.,Larsen,J.A..Joint PP and PS seismicinversion.The Leading Edge,2001,20(9),1048~1052。[2]Helene Hafslund Veire,MartinSimultaneous inversion of PP and PS seismic data.Geophysics,2006,71(3):R1-R10。其中,Margrave(2001)仿照PP波独立反演方法发展了PP、PS波联合反演方法,在使用了Gardner经验公式对储层的密度和纵波速度进行了约束的基础上,导出了精确的、形式复杂的解析解,获得了储层的阻抗变化率参数H.H.Verire(2006)采用了无需Gardner经验公式约束的、简单的数值解方法进行了PP、PS波联合反演,获得了储层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密度的变化率参数由联合反演获得的这些参数,更能准确反映储层岩性、物性。但这些参数牵涉了储层上覆层或者下伏层和储层本身的弹性参数的组合,使这些参数的解释变得较为复杂,对储层的描述不直观,不易得到广范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PP、PS波联合反演储层弹性参数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PP、PS波叠前数据联合反演纵、横波阻抗的方法,本发明采用了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广义线性反演数值解法,方便快捷地反演了储层的纵波阻抗和横波阻抗,能稳定地获得储层本身的弹性参数,提高储层岩性、物性描述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PP、PS波叠前数据联合反演纵、横波阻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实测得到储层在实测PP、PS波剖面上的时窗、道窗、线窗,得到储层全部CDP范围的、全部偏移距的PP、PS波地震记录;
(2)、对每个CDP点的PP波CMP或CRP道集和PS波CCP道集时窗[tpp1,tpp2]和[tps1,tps2]内的每一个采样时刻进行如下处理:
a、对一个采样时刻tpp处,取得PP波CMP或CRP道集内每一道的实测偏移距振幅值计算每一道的P波入射角按下式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7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