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中板内部质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7669.5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1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袁永旗;朱书成;许少普;张立新;崔冠军;高照海;李忠波;于飒;李亮;陈景雪;罗涛;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2 | 分类号: | B21C37/02;C21C7/064;C21C5/28;B21B37/00;B21B37/74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41115 | 代理人: | 杨士钧 |
地址: | 474550 河南省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中板 内部 质量 方法 | ||
1.一种提高中板内部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KR铁水预处理工艺:到站铁水必须扒前渣与扒后渣,保证液面渣层厚度≤20mm,铁水经KR搅拌脱硫后保证铁水S≤0.005%,保证脱硫周期≤21min、脱硫温降≤20℃;
(2)、转炉冶炼工艺:入炉铁水S≤0.005%、P≤0.080%,铁水温度≥1270℃,铁水装入量误差按±1t来控制,过程枪位按前期1.0~1.3m、中期1.2~1.6m、后期1.0~1.1m控制,造渣碱度R按2.8~3.2控制,出钢目标P≤0.012%、C≥0.05%、S≤0.012%,避免钢水过氧化,出钢过程中向钢包内加入硅铝钡钙、锰铁合金、硅铁合金,达到进一步脱氧和合金化的目的;出钢前用挡渣塞挡前渣出钢,出钢结束前必须采用挡渣锥挡渣,保证渣层厚度≤30mm,减少钢中夹杂物;转炉出钢过程中要求钢包全程吹氩,已促进钢中夹杂物上浮;
(3)、连铸工艺:浇钢前保证铸机设备状况良好,中包过热度15±5℃,连铸浇钢要求全程保护浇铸,大包开浇后1min内必须套保护管,中包浇注过程中必须保证钢液面不见红;浇钢过程中合理控制塞棒吹氩量,保证结晶器液面波动轻微,提高铸坯内部质量;铸坯下线后要求堆冷≥24h,通过缓冷方式促进铸坯中N、H、O等有害气体的溢出,进一步提高铸坯内部质量;
(4)、加热工艺:预热段温度1000℃以下,加热温度1260~1280℃,均热温度1240~1260℃,加热速度按照9~12min/cm;
(5)、轧制工艺:采用一阶段AR热轧,开轧温度控制在1020~1120℃之间,轧件厚度在100mm以上时每道次压下量≤20mm进行控制;轧件厚度在50~100mm之间时压下量≤12mm,轧件厚度<50mm时压下量≤8mm,轧制过程注意使用高压水,防止氧化铁皮压入,终轧温度控制在910~970℃,通过在奥氏体结晶区多道次小压下量快速轧制,使奥氏体充分再结晶,达到细化奥氏体晶粒的目的,同时增加了奥氏体内部位错密度;
(5)、水冷工艺:入水温度≥830℃,返红温度:650~710℃;采用高温快速冷却的方式,使钢板内部基体中保留更多的位错、空位等缺陷,同时避免轧制完毕后,温度过高,钢板内部晶粒急剧长大,影响钢板的机械性能;
(6)、堆冷工艺:钢板矫直后及时下线堆冷,堆冷温度≥300℃,堆冷时间≥24h;通过缓冷,以避免内部应力来不及释放产生内裂,同时进一步促使钢板内部有害气体溢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未经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76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