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LF精炼炉造白渣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7673.1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1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袁恒;赵迪;王新;黄斌;谢聪聪;张少辉;闫波;许春;乔华伟;刘凡;李红洋;徐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76 | 分类号: | C21C7/076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41115 | 代理人: | 杨士钧 |
地址: | 474550 河南省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lf 精炼炉 造白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F精炼造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LF精炼炉造白渣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LF精炼炉造渣的目的主要为充分吸附钢水中夹杂物,起到净化钢水的目的。但国内目前较常用的造渣技术主要是采取石灰、铝矾土或萤石造渣,其成渣速度慢,且达到一定的炉渣指标(碱度5~8、TFe、Al2O3),耗费的渣料大,往往事倍功半,不能很好的起到LF精炼造渣的目的,钢水纯净度往往较低,在冶炼高级别钢种时质量合格率较低,吨钢成本耗资较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传统LF精炼炉造渣速度慢、渣耗大、效果差的现象,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LF精炼炉造白渣的方法,造渣材料采用钙铝球,该钙铝球不仅短时间内可以快速成渣,而且可以帮助其他渣料(如石灰)短时间内快速化渣,为LF精炼快速造白渣创造条件;同时该造渣材料钙铝球可以提高炉渣碱度、提高渣中Al2O3含量,大大节约石灰及其它含Al2O3辅料加入量,大幅度降低吨钢辅料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法为:LF精炼下电极引弧成功后,先向钢水中加入2.0~4.0Kg/t钢的钙铝球,加入后精炼1~2min后,向钢水中再加入石灰渣料,加入量控制在在6~10.0Kg/t钢;然后待精炼1~5min向钢包内里面加入1.0~3.0Kg/t钢的含Al2O3的辅料,以进一步提高化渣速度。
通过合理配比CaO和Al2O3含量的比例(常规配比为CaO含量45~50%、Al2O3含量40~45%),使其在1500℃左右时能快速形成低熔点铝酸钙渣系,然后把配合好的钙铝球加入到钢包里面,加入量控制在2.0~4.0Kg/t钢;待化渣完全后(约1~2min),再加入石灰渣料,加入量控制在6~10.0Kg/t钢,然后待精炼2min左右时向渣料里面加入1.0~3.0Kg含Al2O3的辅料,以进一步提高化渣速度。待上述各种造渣料加入后,在精炼过程中根据常规要求添加脱氧剂,即可确保在10min内炉渣变白,然后在后续精炼过程中间断添加脱氧剂维持白渣,以充分达到炉渣吸附钢水夹杂物目的。其最终炉渣成分控制在:CaO含量55~60%、Al2O3含量35~40%、SiO2含量<8%、TFe含量≤0.5%。
本发明造渣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短时间内确保炉渣快速变白、炉渣成分指标符合低熔点渣系吸附夹杂物要求,节约其它渣料加入量,成本低廉,同时可以缩短冶炼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的方法为:LF精炼下电极引弧成功后,先向钢水中加入2.0~4.0Kg/t钢的钙铝球,加入后精炼1~2min后,向钢水中再加入石灰渣料,加入量控制在6~10.0Kg/t钢;然后待精炼1~5min向钢包内里面加入1.0~3.0Kg/t钢的含Al2O3的辅料,以进一步提高化渣速度。
LF精炼下电极引弧成功后,先向钢水中加入2.5~3.0Kg/t钢的钙铝球,加入后精炼1~2min后,向钢水中再加入石灰渣料,加入量控制在6~10.0Kg/t钢;然后待精炼2min左右时向钢包内里面加入1.5~2.0Kg/t钢的含Al2O3的辅料,以进一步提高化渣速度。
在加入后,且石灰加入后,再向钢水中加入脱氧剂进行脱氧,加入量按照每次20Kg加入;持续次数控制在3~5次;待白渣成形后,在二加热及后续加热过程中按照每隔3min向钢包内加入脱氧剂,加入量按照10Kg/次加入,以确保整个精炼过程维持白渣。
上述钙铝球为西峡龙成冶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
上述渣料成分以确保最终炉渣成分控制在:CaO含量55~60%、Al2O3含量35~40%、SiO2含量<8%、TFe含量≤0.5%为准。
上面所述的实施仅仅是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未经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76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