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脊柱后路动态稳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7801.2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8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利波;山卫东;王志敏;王彤;余强;蒋庆幸;丁伟;王爱平;蒋凯;崔建培;彭豪;鲍益富;孙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F2/28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柱 后路 动态 稳定 装置 | ||
1.一种脊柱后路动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假体和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分别安装在弹性假体的上平面与下平面上;其中固定块包括压块和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安装在压块上,所述固定杆包括头部和尾部,所述的压块为圆弧形压块;压块上设置有弹性假体连接孔,并具有一个与弹性假体上平面配合或下平面配合的端面;
弹性假体具有与两个固定块分别配合的上平面和下平面,所述弹性假体的上平面和下平面各具有与固定块上的压块配合的定位杆,所述的定位杆端部设置有螺纹或凹槽,两个固定块分别通过压块上的弹性假体连接孔套在弹性假体上平面和下平面的定位杆上,并采用螺帽或U型开口的弹性卡片固定成一体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动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和压块采用焊接或螺钉固定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动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为采用L形圆柱杆、L形椭圆形柱或L形矩形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动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头部前段设置成圆锥形,头部外表面喷涂有羟基磷灰石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动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杆尾部具有与压块固定的斜面或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动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块的固定杆的尾部与压块的端面夹角α为10°~30°,所述的固定块的固定杆头部和尾部成90°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动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上设置有三个弹性假体连接孔,所述弹性假体的上平面和下平面各具有三个与压块上的弹性假体连接孔配合的定位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动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杆的头部的锥形角度为30°~90°,所述的固定杆头部前段设置有凸台,便于采用骨水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动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带有圆弧凹槽,圆弧凹槽设置为脊柱后路髓腔孔相似外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动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假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的弹性材料采用医用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弹性假体形状与固定块的压块外形相似并稍大,弹性假体侧面一周均为凹线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78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