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编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7809.9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1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名仓千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D5/243 | 分类号: | G01D5/24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编码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旋转角度的旋转编码器。
背景技术
以前,旋转编码器被用于测量机床或FA装置等中的角度。旋转编码器的角度检测类型大致分为增量类型和绝对类型。日本专利公开No.2006-214929公开了增量类型的旋转编码器。增量类型的旋转编码器可被容易地制造,但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关断电力则删除角度信息或者因外来(exogenous)噪声而累积误差。另一方面,绝对类型的旋转编码器具有高度精确的优点,因为它不累积误差,并且,即使电力被关断也不需要移动到原位置(home position)。
日本专利公开No.2007-147465公开了绝对类型的旋转编码器。该旋转编码器使用被称为游标(vernier)的角度检测方法,在该方法中,计算具有相互不同的周期的多个周期性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以获得具有与原始周期中的每一个不同的周期的周期性信号。
在以前的该游标检测方法中,当刻度相对于该刻度的旋转轴(shaft)偏心时,原始的周期性信号之间的相对相位发生改变。如果刻度的偏心大,那么通过游标检测获得的角度信号的检测误差增大,并且,不能确保与下位(lower)周期性信号的相位同步。因此,当刻度被固定在旋转轴上时,需要高度精确的调整,并且,这妨碍成本的降低。
发明内容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旋转编码器包括:刻度部分,在所述刻度部分中,具有数量为S1的狭缝的第一狭缝阵列和具有数量为S2的狭缝的第二狭缝阵列关于中心点被同心地(concentrically)形成;传感器单元部分,包含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在第一读取区域中检测来自第一狭缝阵列的信号,所述第二传感器在第二读取区域中检测来自第二狭缝阵列的信号;以及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处理由所述传感器单元部分检测的信号。所述旋转编码器满足表达式R1min/R2max≤S1/S2≤R1max/R2min,这里,R1max和R1min分别是第一读取区域中的到中心点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R2max和R2min分别是第二读取区域中的到中心点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参照附图阅读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的旋转编码器的配置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的旋转刻度的配置图。
图3A和图3B是实施例1中的M序列传感器单元的配置图。
图4A和图4B是实施例1中的传感器单元的配置图。
图5是用于描述实施例1中的初始化操作的示图。
图6是实施例1中的旋转刻度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在实施例1中由偏心产生的角度误差的曲线图。
图8是实施例2中的旋转编码器的配置图。
图9是实施例2中的旋转刻度的配置图。
图10是实施例3中的旋转编码器的配置图
图11是实施例3中的旋转刻度的配置图。
图12A和图12B是实施例3中的传感器单元的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的每一个中,相同的元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对其重复的描述。
〔实施例1〕
图1是实施例1中的旋转编码器100的配置图。旋转编码器100是光学旋转编码器,其包含附接于旋转轴上的旋转刻度201(刻度部分)、M序列传感器单元301、传感器单元302、信号处理电路401和存储单元402。M序列传感器单元301和传感器单元302构成传感器单元部分。信号处理电路401处理由传感器单元部分检测的信号。具体地,信号处理电路401将由M序列传感器单元301获得的电信号转换成角度值,对由传感器单元302获得的编码器信号执行内插处理,将信号写入存储单元402中,以及读取存储单元402的信号,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78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钢材热装脆性的实验方法
- 下一篇:热力发动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