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灯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7825.8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1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田川幸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V9/10 | 分类号: | F21V9/10;C09K11/64;C09K11/81;C09K11/8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谢丽娜;关兆辉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制造液晶面板时所使用的光源用灯,尤其涉及在将含有光敏物质的液晶封入在内部的液晶面板制造工序中所使用的荧光灯。
背景技术
液晶面板具有在具有2枚透光性的基板(玻璃基板)之间封入液晶的构造,在其中一方玻璃板上形成多个有源元件(TFT)与液晶驱动用电极,在其上形成定向膜。在另一方玻璃基板上形成有彩色滤光片、定向膜、及透明电极(ITO)。接着在两玻璃基板的定向膜间封入液晶,利用密封剂将周围密封。
在如上所示的构造的液晶面板中,定向膜用以控制对电极间施加电压而使液晶定向的液晶定向。
以往,定向膜的控制通过摩擦来进行,但是近年来则尝试一种新的定向控制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
其在设有TFT元件的第1玻璃基板与与该第1玻璃基板相对的第2玻璃基板之间,封入将具有通过电压施加进行定向的定向性的液晶、及与光反应而发生聚合的单体进行混合而成的材料,在该液晶面板上施加电压的同时照射光而使单体聚合,将与玻璃基板接触的液晶(即表层的大概1分子层)的方向固定,由此对液晶分子赋予预倾角。
通过该方法,由于不需要设置以往具有为赋予预倾角所需的斜面的突起物,因此可简化液晶面板的制造工序,而且在最终制品中,由于突起物所造成的阴影消失,因此可改善开口率,结果可削减液晶面板的制造成本或制造时间,另外可使背光灯省电力化。
参照图11,针对通过该高分子的液晶定向限制技术加以说明。
面板90在由玻璃构成的透光性基板91的各个的面形成有由ITO等形成的电极92,而且在其周边涂布密封剂(未图示)而形成而予以贴合。在基板91之间注入有液晶。该液晶是在具有负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负型液晶中以适当比例添加有紫外线硬化型单体93而得到的液晶。
对该面板90进行电压施加及紫外线照射,由此进行液晶的定向限制。
如图11(a)所示,在初期的无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94垂直定向,单体93也还在单基体的状态下沿着液晶分子存在。在此,若如(b)所示施加电压,液晶分子94朝像素电极的微细图案方向倾斜,单体93也同样地倾斜。若在该状态下如(c)所示进行紫外线照射,单体93保持倾斜的状态聚合。如上所示,单体93具有倾斜地聚合,由此使液晶分子94的定向受到限制。
在进行该新的定向控制的液晶面板的制造技术中,最终制品中的面板的好坏与单体的聚合是否完成大有关系,万一残留有未硬化的单体时,会发生液晶面板的残影而造成不良的原因。
因此,如专利文献1等已为人所知,采用一种将紫外线的照射分成多个阶段的2阶段的紫外线照射工序。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在(A)1次照射工序中,在对含有液晶材料及光聚合性单体的液晶层施加电压的状态下对液晶层照射紫外线,之后,在(B)2次照射工序中,在不施加电压的状态下照射紫外线。结果,在1次照射工序下在液晶材料的分子定向倾斜的状态下,定向膜附近的单体聚合而形成聚合物层,在2次照射工序中,液晶分子的倾斜方向被聚合物记忆。经由如上所示的工序,残留在液晶材料中的单体会完全聚合,单体则消失。
以往,在上述紫外线照射工序中,使用会放射出被称为不可见光(black light)的波长约300~400nm范围附近的紫外范围的光的荧光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34668号公报
来自不可见光的放射光包含有较多的短波长(例如小于310nm的波长)的紫外线。但是,若将如上所示的波长310nm以下的紫外线照射在液晶显示面板,液晶会受到损伤,而会导致液晶显示面板的可靠性降低的新的问题。为了切掉不需要的波长范围的光,简单来说是设置滤光片,但是荧光灯为扩散光源,因此通常必须使用吸收特性的滤光片。但是,为了将波长310nm以下的光切实地遮光,310nm附近的例如310~340nm附近的光谱光也一部分被吸收。即,有助于单体聚合的波长范围的光会不可避免地被吸收。结果,无法高效地照射聚合所需的波长范围的光,而会产生聚合速度降低、紫外线照射时间长、量产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在具有电极的2片基板间填充含有可聚合的单体的液晶组成物而形成液晶层,对基板施加电压的同时使单体聚合,由此在规定液晶分子的倾斜方向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中,放射可适于使用在上述单体聚合工序中的放射紫外线的光源灯,具体而言,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尽量减小在其光谱中比310nm更短波长的紫外线强度,且在310~380nm具有最大能量峰值的荧光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荧光灯具备以下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78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