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遥控式移动水质快速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8240.8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7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飞;杨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遥控 移动 水质 快速 监测 系统 | ||
1.一种遥控式移动水质快速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式遥控终端(100),无人驾驶的微型遥控船(117),以及4个用于无线定位的锚节点(107),无人驾驶的微型遥控船(117)分别与手持式遥控终端(100),以及4个用于无线定位的锚节点(107)相连接,无人驾驶的微型遥控船(117)包括船体控制模块(113)、24V蓄电池(115)、无线模块(112)、水质检测模块(114)、运动模块(116),船体控制模块(113)分别与24V蓄电池(115)、无线模块(112)、水质检测模块(114)、运动模块(116)相连,手持式遥控终端(100)包括微处理器(101)、大容量存储模块(102)、无线模块(103)、带触摸屏的显示模块(104)、与PC的通信接口(105)和电源模块(106),微处理器(101)分别与大容量存储模块(102)、无线模块(103)、带触摸屏的显示模块(104)、与PC的通信接口(105)和电源模块(106)相连,用于无线定位的锚节点(107)包括电源模块(108)、微处理器(109)、无线模块(110),微处理器(109)分别与电源模块(108)、无线模块(110)相连;所述无人驾驶的微型遥控船(117)为无人驾驶、可遥控、蓄电池驱动的小型船体,负责完成接收遥控终端(100)的指令,完成船体运动控制、水体参数监测、小船与锚节点之间的测距等功能,船体控制模块(113)为遥控船核心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无线模块(112)与遥控终端(100)和锚节点(107)进行通信,控制水质检测模块(114)进行水体采样,控制运动模块(116)进行船体运动控制;无线模块(112)为同时具备无线通信、长距离精确测距功能的无线模块,用于与遥控终端(100)进行通信,与锚节点(107)进行无线测距,水质检测模块(114)用于完成水体参数检测,运动模块(116)用于完成船体运动控制,24V蓄电池(115)负责提供电源,各模块信号流向为:24V蓄电池(115)提供电源,电流流向船体控制模块(113),船体控制模块(113)通过PWM控制运动模块(116),信号从船体控制模块(113)流向运动模块(116),船体控制模块(113)通过高速并行接口与水质检测模块(114)通信,信号流向为双向,船体控制模块(113)通过SPI接口控制无线模块(112),信号流向为双向;所述手持式遥控终端(100)为手持式的智能终端,由带触摸屏的液晶屏作为显示设备,全触摸操作,负责发出指令,遥控微型遥控船(117)进行运动及水体参数监测,并完成定位计算、运动轨迹显示,水体参数分析、查询和保存等功能;微处理器(101)为核心控制模块,大容量存储模块(102)用于存储操作系统映像及检测的水质参数,无线模块(103)用于与微型遥控船(117)进行通信,带触摸屏的显示模块(104)用于人机交互,与PC的通信接口(105)用于系统调试,电源模块(106)用于提供电源;各模块信号流向为:电源模块(106)提供电源,电流流向微处理器(101),微处理器(101)通过高速并行接口与大容量存储模块(102)通信,信号流向为双向,微处理器(101)通过USB与无线模块(103)通信,信号流向为双向,微处理器(101)通过并行接口与带触摸屏的显示模块(104)通信,信号流向为双向,微处理器(101)通过串口与通信接口(105)通信,信号流向为双向;所述用于无线定位的锚节点(107)用于跟微型遥控船配合完成测距功能,微处理器(109)通过SPI接口连接无线模块(110),无线模块(110)为同时具备无线通信、长距离精确测距功能的无线模块,用于接收微型船体的无线模块(112)发出的测距命令,并及时响应,记录与微型船体的无线模块(112)之间的无线电波的传输时间,电源模块(108)负责提供电源;各模块信号流向:电源模块(108)提供电源,电流流向微处理器(109),微处理器(109)通过SPI控制无线模块(110),信号流向为双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82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