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苄基类铪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8838.7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3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潘毅;曹季;梅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7/00 | 分类号: | C07F7/00;H01L29/51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苄基 及其 合成 方法 应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中的一种金属有机配合物,尤其涉及一种四苄基类铪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二、背景技术
英特尔45纳米高K半导体制程技术全称为英特尔45纳米高K金属栅硅制程技术。该技术突破性的采用金属铪制作具有高K特性的栅极绝缘层,是半导体行业近40年来的重要创新。
通过使用包括高K门电介质和金属栅极在内的新材料组合,英特尔 45 纳米技术成为整个行业在减少晶体管电流泄漏(对芯片制造商而言,随着晶体管体积越来越小,这个问题将日益突出)征途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一晶体管技术的新突破将推动着英特尔在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及服务器的处理器速度方面不断开创新高。它还将确保摩尔定律(一项高科技行业公理,指出晶体管数量每两年就会增加一倍,从而实现在成本不断降低的同时带来更高性能、更多功能)在未来十年内继续发挥效力。
高K材料基于一种名为铪的元素,而不是以往的二氧化硅;而晶体管栅极则由两种金属元素组成,取代了硅。多数晶体管和芯片仍基于先进的英特尔硅制程技术制造。新的方案中结合了所有这些新材料,是英特尔提升处理器性能的独特手段。
另外,由于高k材料的功函数通常与传统的多晶硅栅材料不匹配,所以必须用金属栅电极来替代,因此高k及金属栅材料的组合,己成为45纳米制程新的CMOS结构的分水岭。
英特尔公司此次在全球首次推出45纳米高k金属栅结构的处理器芯片其意义十分深远。首先显示英特尔公司的非凡勇气,可以比喻为”第一个敢吃磅蟹的人” ,因为由此可能直接打开通向32纳米及22纳米的通路,扫清工艺技术中的一大障碍。
研制四苄基类铪化合物主要是针对以上高K前驱体的用途而进行的。目前报道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用苄基氯化镁和四氯化铪在-78℃反应而制得。反应需要在温度很低的条件下进行,给操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而且反应时间较长,降低了反应的效率。另一种主要是采用混和溶剂进行反应,反应后处理需要用热的正庚烷,这些都给反应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所以关于苄基铪的合成,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三、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四苄基类铪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四苄基类铪可用于高k材料的前驱体材料。该方法是将稍稍过量四氯化铪加入到苄氯的格式试剂中进行反应,首先保证了反应可以完全进行,从而提高生成的四苄基铪的产率,而且给后处理带来方便。同时反应用苄氯进行反应,降低了反应的成本。
技术方案:四苄基类铪,其结构为:L4Hf,其中L是苄基及其衍生物,其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R是氢、烷基或卤素。
制备四苄基类铪的方法,制备步骤为:首先由镁和苄氯在乙醚中,制得苄基氯化镁的乙醚溶液;然后将其冷却到-40度,氮气气氛下,按照和格式试剂摩尔比为1.05:1的比例向上述格式试剂溶液中分批加入 HfCl4的固体,得到的混合物,在避光处反应,自然升温至室温,真空下除去挥发物,加入二氯甲烷,搅拌,过滤,得到的滤液经浓缩得到四苄基铪产物。
四苄基类铪作为前驱体用于高K材料的制备。
有益效果:
(1)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四苄基类铪的化合物。
(2)提供了上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3)反应中使用苄氯为原料,降低了反应的成本。
(4)反应中使用乙醚为单一的溶剂,同时在后处理中,在室温下,使用卤代烃类为溶剂,简化了反应操作的同时,也降低了反应的成本。
(5)反应采用将过量的四氯化铪加入到格式试剂的溶液中的方法,这就保证了格式试剂可以反应完全,简化了反应的条件及操作。
(4)反应无需在很低温度下进行,而且反应让其自然升至室温,这就大大简化了反应的操作。同时反应在2小时内及完成,提高了反应的效率。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四苄基铪(Hf(CH2Ph)4)的合成
首先由1.2克镁和5.9克苄氯在50mL乙醚中,制的苄基氯化镁的乙醚溶液。然后将其冷却到-40℃,氮气气氛下,将HfCl4 (4.2 g)固体在5分钟内分批加入到上述的格式试剂溶液中,得到的混合物,在避光出反应,2小时自然升温至常温。真空下除去乙醚等挥发物,加入30mL二氯甲烷,搅拌,过滤,除去不溶物,得到的滤液,浓缩,得到四苄基铪产物,为淡黄色固体,产率为85-90%。1H NMR (CDCl3, 300 MHz): 7.25-7.35 (m, 8H), 7.12-7.17 (m, 4H), 6.55-6.63 (m, 8H), 1.41 (s, 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88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备胎支架以及具有其的备胎安装结构
- 下一篇:煤层气井活性水压裂工艺
- N<SUB>1</SUB>,N<SUB>3</SUB>-二取代噻吩并[3,2-e][2,1,3]噻二嗪-2,2,4-三酮类衍生物与应用
- N<SUB>1</SUB>,N<SUB>3</SUB>-二取代-7-甲基吡唑[4,5-e][2,1,3]噻二嗪-2,2,4-三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双呋喃二氢沉香呋喃醚类化合物及用于制备杀虫剂的应用
- 一种烷基多苄基甲苯或烷基二苄基甲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苄基-1H-吡唑、苄基-1H-吡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4-(N,N-二取代)呋喃-2(5H)-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N-苄基-4-哌啶甲醛的合成方法
- 高迁移稳定性的硫杂蒽酮光引发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硫杂蒽酮可见光引发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以苄基甲苯和(甲苄基)二甲苯为主要成分的介电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