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I型糖尿病易感性的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8842.3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8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韩俊领;刘志霈;周毓玲;杜宏伟;李楠;靳霞;刘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天津滨海协和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晓红 |
地址: | 300384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糖尿病 感性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疾病易感性检测用的试剂盒、尤其是一种检测I型糖尿病易感性的试剂盒,通过检测PTPN22、CTLA-4和VDR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来预测个体对I型糖尿病的易感性。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迅速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目前有超过1.5亿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一倍。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3千万,居世界第2位。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对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专家组的建议,糖尿病可分为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及妊娠糖尿病四种。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发病人数的7%~10%,且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M)是一种在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下,以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性破坏为主要发病机制的一种疾病。1型糖尿病具有多基因遗传背景,易感性十分复杂,疾病的发生是多种基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近年来,随着对1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研究日趋深入,证实了多种基因在I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I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2(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22,PTPN22)基因位于人染色体1p13,编码淋巴特异性酪氨酸磷酸酶(Lyp)。PTPN22基因620密码子编码精氨酸(Arg),1858C变异为1858T(rs2476601)后,620密码子编码色氨酸(Trp),携带Arg620的Lyp能通过SH3结构域与CSK激酶(C端Src酪氨酸激酶)构成复合物,抑制T细胞激活,而携带Trp620的Lyp不能形成复合物,从而1858T杂合子个体可能减少了Lyp-Csk复合物的形成,因此在病毒感染或其他免疫压力下,高反应性的T细胞更易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破坏性免疫反应,增加1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antigen 4,CTLA-4)基因位于染色体2q33,编码T细胞表面的一种膜蛋白。研究表明,只有激活的T细胞才表达CTLA-4分子,并与抗原递呈细胞膜上的B7分子结合,传递负性调节信号,终止T细胞活化和抑制免疫反应的进行,对T细胞增生起负性调节作用。研究表明CTLA-4基因外显子1第17密码子49位点A/G多态性(rs231775),导致CTLA-4信号肽区域内的苏氨酸变为丙氨酸,与机体免疫应答的过度激活相关,是1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维生素D受体(vitamin-D receptor,VDR)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2q12-q14,现发现有14个外显子,总长度约为75kb。VDR与1,25-(OH)2-VitD3形成复合物之后,常与其它的核受体形成异二聚体,抑制白细胞介素、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等的产生以及T细胞的增殖。VDR基因存在FokI A/G多态性(rs2228570),启动编码产生一3个氨基酸长度的VDR蛋白,可能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1型糖尿病是遗传易感个体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发生的慢性自身免疫紊乱。PTPN22基因、CTLA-4基因和VDR基因的多态性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与1型糖尿病的易感、发生密切相关。由于1型糖尿病的基因背景非常复杂,不同的易感基因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某一易感基因对1型糖尿病的影响可由于其他基因的作用而改变,如果同时对多种易感基因进行分析,则有助于阐明各种易感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1型糖尿病的影响。
现有技术检测I型糖尿病易感人群,采用杂交芯片法或玻璃板芯片法,以及利用taqman探针,该方法准确率低、假阴性和假阳性率较高,且不能批量检测;另一种直接测序法,虽准确率高,但其成本高、同样不能实现批量检测,因此现有方法均无法满足大规模基因筛选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检测一组与I型糖尿病易感性的检测试剂盒,利用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单核苷酸延伸技术结合微阵列芯片技术,综合检测和分析受检人群是否携带“I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将I型糖尿病易感人群从人群中筛选出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达到预防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天津滨海协和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天津滨海协和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88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