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多速率监控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9173.1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2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发军;郭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乃雷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速率 监控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多速率监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AMR(Adaptive Multi Rate,自动多速率)指对话音进行编码时使用的可自动调整的编码速率。AMR以更加智能的方式解决信道编码的速率分配问题,使得无线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更加灵活和高效,以此来保证业务的QoS(Qualityof Service,服务质量)。
AMR编码可以分为窄带AMR编码(NB-AMR)和宽带AMR编码(WB-AMR)两种类型。ACS是当前的语音算法AMR的激活的速率集,当前使用的速率必须是ACS里面的。AMR的ACS一般最多设置4种,NB AMR支持8种速率(包括4.75kbps、5.15kbps、5.9kbps、6.7kbps、7.4kbps、7.95kbps、10.2kbps、12.2kbps),WB AMR支持9种速率(包括6.6kbps、8.85kbps、12.65kbps、14.25kbps、15.85kbps、18.25kbps、19.85kbps、23.05kbps、23.85kbps)。在某4种中,比如4.75kbps,5.9kbps,7.4kbps,12.2kbps,AMR将根据无线质量情况进行速率调整,如果C/I(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载波干扰比/载干比)比较好,将往高速率进行调整,如果C/I比较低,将往低速率调整。
AMR自动调整将给通讯系统带来很多益处,比如:提供更高的语音质量、增加系统容量、延长手机使用时间。
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现有技术仅利用AMR来解决信道编码的速率分配等问题,除此而外,还没有技术方案能够利用AMR来解决别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AMR监控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AMR利用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自动多速率AMR监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需要对采用AMR技术的编码速率进行监控的用户;
确定该用户的对采用AMR技术的编码速率进行监控的时隙;
对该用户的时隙上的编码速率进行监控。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AMR监控装置,包括:
用户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要对采用AMR技术的编码速率进行监控的用户;
时隙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该用户的对采用AMR技术的编码速率进行监控的时隙;
监控模块,用于对该用户的时隙上的编码速率进行监控。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丰富了对AMR的利用,能够通过监控AMR来及时监控通讯无线网络的运营状况,为进一步优化网络、提高通讯网络质量,提供基础和数据决策依据,同时给运营商及设备厂商带来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MR处理中的监控建立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MR变化的监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MR处理中的监控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MR处理中的监控建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MR处理中的监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监控AMR任务下发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监控AMR数据上报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在发明过程中注意到:
在现有的实际应用中,除了利用AMR来解决信道编码的速率分配而外,对AMR而言,并没有其他作用;同时,由于AMR动态调整过程是隐性的、对于网络运营状态监控是不可见的,因此也没有远程监控AMR调整的方案。
但是,AMR的调整情况是能够为网络优化和监控提供数据和事实依据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远程实时监控AMR速率调整的方案,用以通过跟踪AMR速率与C/I的对应关系,反映AMR的调整情况,从而能够为动态实时监控无线网络状况,为及时改善通讯网络环境、提高网络质量提供实时决策依据。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对采用了AMR技术的编码速率进行监控的具体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91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