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雾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9285.7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3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何则鍏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市炎英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32B27/18;B65D65/40;B65D8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7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可以防止水汽在薄膜表面形成结雾而影响透明度的功能性薄雾,属于包装防雾薄膜这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改变,食品包装向方便、卫生、健康、新鲜等方向发展。在各种透明包装冷冻食品、高温恒温即食品、酸甜果酱制品以及新鲜蔬果类的包装中,为防止变质及结雾生成后影响视觉效果及新鲜度;必须采用具有防雾性能的防雾膜进行包装。
目前,常规形式的防雾膜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其单侧防雾的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一些场合中的使用需要具有双侧防雾的功能。
2、新鲜蔬果类包装久了,容易变质。
3、会因食用菌的增长而破包,如金针菇等。
4、采用外涂的形式,即是防雾剂溶于有机溶剂或水中后,涂于塑料薄膜的表面,其方法虽然简便、成本低,但是,防雾效果耐久性差,易被洗去或擦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的防雾效果好、耐久性高的防雾薄膜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是一种防雾薄膜,其分为上表层、芯层、下表层,上表层组成:丙烯97.1-98.6重量%、乙烯0.7-1.1重量%、二氧化硅0.1-0.2重量%、芥酸酰胺0.1-0.2重量%和防雾剂0.5-1.5重量%组成的混合物料;芯层组成:丙烯94.5-97.5重量%、乙烯1-2重量%和防雾剂1.5-3.5重量%组成的混合物料;下表层组成:丙烯94.6-96.8重量%、二氧化硅0.1-0.2重量%、芥酸酰胺0.1-0.2重量%和防雾剂3-5重量%组成的混合物料。
本发明是一种防雾薄膜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工序:配料、熔融挤出、冷却定型、测厚系统、电晕处理、牵引控制、流延收卷、固化时间、分切收卷:
(1)、配料:
(a)、上表层组成:丙烯97.1-98.6重量%、乙烯0.7-1.1重量%、二氧化硅0.1-0.2重量%、芥酸酰胺0.1-0.2重量%和防雾剂0.5-1.5重量%组成的混合物料;
(b)、芯层组成:丙烯94.5-97.5重量%、乙烯1-2重量%和防雾剂1.5-3.5重量%组成的混合物料;
(c)、下表层组成:丙烯94.6-96.8重量%、二氧化硅0.1-0.2重量%、芥酸酰胺0.1-0.2重量%和防雾剂3-5重量%组成的混合物料;
(2)熔融挤出:螺旋式螺杆,直径90φ、180φ;在平行状态下降材料挤出;挤出温度为165℃-245℃;
(3)冷却定型:采用冷却水系统,可将冷却水温度降低至12℃,能够充分达到冷却要求,提高薄膜透明度及柔软度;
(4)测厚系统:采用X射线传感器测量,并使用LCD显示器对剖面图进行显示;
(5)电晕处理:电晕功率为13.1KW,电晕辊冷却水温为25-35℃,电晕辊压力0.35Mpa,可以使薄膜经高压冲击而不变型,并有效控制电晕面润湿张力达到40-46mN/m;
(6)牵引控制:采用PLC同步自动控制,亦可手动微调;
(7)流延收卷:收卷张力300N。衰减率2.5%,收卷平稳,张力随着卷径变大而变化,良好的松紧度使薄膜能够更好的熟化;
(8)固化时间:固化是薄膜完全定型及爽滑迁移的一个过程,固化时间为24H,固化温度为25±2℃,湿度为60%;
(9)、分切收卷:将固化后的薄膜根据不同规格要求分切成薄膜成品。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的进步和突出的特点:
本发明的上表层、芯层、下表层都添加防雾剂使材料发生化学改性,改变附着在薄膜表面的水珠子的表面张力,防止水汽在薄膜表面形成结雾,具有良好的防雾效果;改变温度及物料使聚合物的强度、弹性、大分子取向等性能发生改变,使薄膜在强度、柔韧性、抗刺穿性及热封性能得到增强,防止因食用菌的增长而破包;控制原料配比和工艺参数,在薄膜形成阶段改变其分子结构及排列顺序,使薄膜结晶度、分子间隙等发生变化,达到控制氧气及二氧化碳等气体的透过率,从而使内容物能够长久保鲜。
下面本发明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市炎英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石狮市炎英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92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