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滤水管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99513.0 申请日: 2010-12-22
公开(公告)号: CN102091482A 公开(公告)日: 2011-06-15
发明(设计)人: 崔素萍;杜鑫;郝挺宇;苏波;秦魏;严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工业大学;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1D39/20 分类号: B01D39/20
代理公司: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代理人: 沈波
地址: 100124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混凝土 水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新型混凝土滤水管。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砂石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需大量地开山采石和掘地淘沙,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而在建筑物拆除和建筑施工过程中又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据有关数据显示我们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达3亿t。根据我国建筑物的特点,在建筑垃圾的组成中砖块、混凝土块约有70%,而这些垃圾大多填埋或堆放处理,如果能将这些垃圾资源化,就可以节约天然资源的开发、保护环境。

节约能源、保护资源是目前社会发展的主题,众所周知,地球上可为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而作为地球上水的主要组成的海水,却不能被方便有效的利用。在我国,雨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淡水资源,大部分没有被利用,主要顺着河道流走,而仅有的蓄水量基本是通过水库来实现的。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德国馆就展出了柏林雨水收集系统,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雨水也逐渐被人类认识和开发利用。然而,由于在降雨过程中,空气中大量的粉尘会吸附在水滴上,且雨水降到地上又会有一些杂物混入,例如树叶、树枝、其他碎屑等。要想将雨水有效安全的使用,就必须把雨水进行净化、收集。

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雨水收集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了诸多类型的雨水收集系统,像虹吸式雨水收集系统等。在众多的收集系统中,要将雨水净化并收集,就要采用良好的收集系统,除去雨水中的杂质,保证雨水质量,同时还可以不污染其他水源、利于蓄水,为雨水的再利用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在雨水收集中常采用滤水管,将部分杂质除去,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放在单层过滤系统上,采用的材料有钢制滤网、滤布,有的是在混凝土管上开多处窗口,有的就是用钢制滤网。但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譬如单层滤网容易堵塞、寿命短或滤水效率低、水质差等。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滤水质量高、施工简单、使用寿命长的滤水制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滤水制品的一些缺点,提供一种充分利用再生资源、保护环境、切实实现高滤水质量的混凝土滤水管。

本发明制备的新型混凝土滤水管,由不同厚度、不同材料组成的双层结构组成,其外层采用无砂大孔再生骨料混凝土,内层采用碎砖混凝土。外层的无砂大孔再生骨料混凝土,厚度为60-100mm,原物料配合比(wt%)为:再生粗骨料75-85,粒径10-20mm,水泥10-18,水5-7;内层的碎砖混凝土,厚度为30-50mm,原物料配合比(wt%)为:再生碎砖粗骨料35-50,水泥10-15,粉煤灰0.5-1,再生碎砖细骨料20-30,水14.5-24。

外层无砂大孔再生骨料混凝土,孔隙率高(约30%)、孔径稍大,可以保证雨水的快速通过,外形与普通混凝土输水管相同,大小符合国标要求。内层采用碎砖混凝土,也具有较高的孔隙率(约25%),但是其孔径偏小,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碎砖混凝土稍密实,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红砖的特殊结构,其内部有大量微小孔隙,这些孔隙有连通孔和不连通孔组成。连通孔孔径较小,可以保证水的好良好渗滤,同时还可以阻止大块杂物的通过;不连通孔,由于粘土砖的疏松组织结构,两孔或多孔之间的孔壁较薄,水也可以渗透,从而起到滤水的功能,可以对雨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提高净化质量。

本发明的优点

这种新型混凝土滤水管,有两层不同孔隙率的材料组成,净水质量高,施工方便,使用寿命长,同时使用再生资源,利于保护天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径向剖面图;

图2为轴向剖面图;

其中1为无砂大孔再生骨料混凝土;2为碎砖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外层为无砂大孔再生骨料混凝土,厚度为70mm,物料配合比(wt%)为:再生粗骨料75(10-20mm),水泥18,水7。

2、内层为碎砖混凝土,厚度为35mm,物料配合比(wt%)为:再生碎砖粗骨料35,水泥10,粉煤灰1,再生碎砖细骨料30,水24。

成型工艺:

采用二次布料工艺,在混凝土管模具中成型,厚度为105mm,公称内径900mm。

实施例2:

1、外层为无砂大孔再生骨料混凝土,厚度为100mm,物料配合比(wt%)为:再生粗骨料85(10-20mm),水泥10,水5。

2、内层为碎砖混凝土,厚度为30mm,物料配合比(wt%)为:再生碎砖粗骨料50,水泥15,粉煤灰0.5,再生碎砖细骨料20,水14.5。

成型工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工业大学;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9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